2008年12月30日星期二

一天有多少秒鐘?

【原載自 2008 年 12 月 29 日《李銳華。啓文。雜思》】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3.0 US License )

考一考大家, 請問一天有多少秒鐘?

如果您的答案是 86,400 秒, 對不起, 您並不全對啊。

無疑,-般來說, 每天有廿四小時, 而一小時一般來說有 3,600 秒, 所以一般來說, 一天是有 24 x 3,600 = 86,400 秒的。 如果各位參加小學校際常識問答比賽, 這個答案應該是標準答案, 可得滿分!

但是人生就是沒有小學課程裡所描繪的那麽簡單。 如果各位是專業電腦程式開發人員, 又或者是工程師, 又或者是科學家, 您就要嚴肅的問自己, 真的每一天都有 86,400 秒嗎? 在此首先要定義「一天」是指從一個午夜到下一個午夜之間的那段時間。

如果各位在外國生活過, 或曾與外國人打過交道的, 大概有聽說過夏令時間 Daylight Saving Time 這玩意吧? 調撥夏令時間的時鐘, 有一句口訣, 很容易記憶的, "Spring forward, Fall back" 春天往前躍 (時針撥前一小時) 秋天退回來 (時針撥回一小時) (注意美國人叫秋天做 Fall 的,與英國人的 Autumn 有點不同)。 至於撥鐘的日子, 各國不同。 美國人是在三月的第二個週日和十一月的第一個週日, 而歐盟是三月的最後一個週日和十月的最後一個週日, 也有國家如中國 (包括香港) 是不行夏令時的。

至於撥鐘的時間一般在夜闌人靜的時候(凌辰二時)。撥快時鐘的那一天, 只有廿三小時; 而撥慢時鐘的那一天, 郤有廿五小時。 此時您應該明白, 我為甚麼在文首說一天不一定有 86,400 秒鐘了吧。

您也許仍然會爭辯, 「我生在中國香港, 這邊不行夏令時。 我負責的軟件, 也不出口到外國。 你所說的, 於我無關。」

可是, 除了夏令時, 還至少有另一個原因, 會令到一天不等於 86,400 秒鐘的, 這就是 「潤秒」 的問題。

原來, 地球自轉一週, 大約需時 86,400 秒鐘, 但又不是整整齊齊的 86,400 秒, 而是差了大約兩毫秒(千分之二秒), 為了修正這差異, 各國協定, 大約每五百天就要「潤」(增加) 一秒 (理論上也有減一秒的可能, 但事實上較少出現這一個需要。)

執筆之時, 兩天後的 2009 年除夕 (以格林威治時間為準), 正是另一潤秒的日子。 當天(指 2008 年 12 月 31 日) 深夜 11:59:59 PM 那一刻的下一秒, 會先跳到 11:59:60 PM, 然後再跳到下一天的 12:00:00 AM。 那一天 (香港時間是 2009 年 1 月 1 日) 共有 86,401 秒鐘。 小學校際常識問答比賽的標準答案, 仍然不適用!

對一般人來說, 這一秒的差別, 並不影響他們日常的生活; 但對程式開發人員來說, 視乎情況, 這一秒鐘, 郤隨時有差之毫氂, 繆以千里的破壞力, 搞不好就會令程式出現蟲蟲(program bug), 小則帶來尷尬, 大則引致死機, 服務故障等等。 故此好的程式開發人員, 心思一定要非常慎密。 寫程式時的每一個假設, 即使像「一天有多少秒鐘」這樣看來像小學生常識問題的, 都要再三思量, 保證他們都真的能夠經得起各種考驗, 於大風大浪中仍然屹立不倒, 方能寫出可靠的軟件。

最後, 祝各位後天能盡情享用那多出來的一秒鐘, 那可是 2008 年給大家的最後一份禮物啊!

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

Saying goodbye to print books and magazines

This year of 2008 has been a remarkable year. Many good things happened, so did many bad things -- all in one short year.

For now, I just want to note that, for me, this is also the year that I, finally, am (almost) done with print books and magazines.

For technical books, now I (almost exclusively) read on Safari Books Online.

For leisure books, I just bought an Amazon Kindle, a wireless e-book reader that uses the e-ink technologies to mimic a paper display.

And of course, I have been spending too much time on the web!

I realized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an end when one day in November I found that I was reluctant to order a certain book that I needed for my work. I didn't mind the price of the book, yet I was reluctant just because the book was a print book. I didn't want to wait for shipping, nor was I pleased with the idea that I'll have to find some bookshelf space for the book, and the idea that I'll have to carry the book around if I wanted to read it both at work and at home. I was procrastinating because subconsciously I was hoping that they had a PDF or web version -- until I really found it. This experience was an epiphany to me -- I had changed!

This reminds me of a time some 20 years ago when I finally gave up my practice of printing out a program's listing to review the program, to debug it, or to archive it (1). For program listings and for text, these two shifts in mentality happened to me in two points of time that were separated by 20 years. For me this was a long time, but for human history, this was probably nothing.

To find further support for the claim that the days of print books are numbered, I also noted that in this year several major print media, including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and PC Magazine have already announced that they will no longer distribute the print versions of their newspaper or magazine, and they will publish exclusively on the web. So, to me, the writing is on the wall.

Back to myself, I am glad that I will be saving some trees, and moving less atoms around. Yeah!

For my friends in print media, don't worry, I still believe that what count are the memes, not the carriers -- papers or electronic signals -- that transmit these memes. So keep up the good work, but brave the new paperless world! Who should worry, then? I guess the paper and ink industries may have to.

-- The End --

(1) Younger readers may not realize that there was such a time that people would even print out programs' listings -- well, that was considered reasonable when typical computer programs were only a few hundred-line long. There was even special tractor-feed paper made for the purpose of printing computer programs (and output as well). And most computer centers would have a special "pigeon-holed" cabinet set up to distribute the printouts to the users. By the way, it is also fun to remember that people used to write their computer programs first on a piece of paper before they typed the code into a computer terminal. Those were the days.

Oh ... don't ask me to recite any recollections of the use of computer punch cards. I am too young for that :-)

2008年12月25日星期四

所羅門王的智慧;看《家庭暴力條例》

這個世界有沒有全能的上帝?祂是不是有着人一般的樣貎, 會像人一樣與我們傾談, 聆聽我們的禱告? 祂在這俗世有沒有代表, 比我們自己的良心更知道甚麼是正義? 甚麼是真理?

這些都是形而上的問題, 用哲學家波普 (Karl Popper) 的說法來說, 既不能證實, 也不能否證。 可以說, 信則有, 不信則無吧!

但如果有人對我說, 他便是這位全能上帝在世上的代表。 我怎樣判斷他所言是真是假呢?

猶大人的歷史書上, 記載着一段智慧, 也許可以給我們一點參考。

話說有兩婦人爭一子, 爭到所羅門王的面前。 兩人各執一詞。所羅門王說: 「這樣吧, 取劍來, 把這嬰一剖為二, 一人一半, 妳們便不用再爭了!」 一婦人當即對所羅門王說: 「不要呀! 不要傷害他! 我不爭這孩子了。」 另一婦人說: 「一分為二就一分為二吧!」

所羅門王便對第一位婦人說: 「我知道這是妳的孩子了。 妳領他回家吧!」

最真的母愛,是無條件的。哪麼,全能上帝給我們的愛,會不會帶有條件呢?

這是我在看到香港 《 家庭暴力條例 》 引起是否應該同時保護同性同居人士的爭議後所想到的。

Survey: Editors messing with article titles common but not pervasive

Survey: Editors messing with article titles common but not pervasive

[ Dec 26, 2008, Hong Kong ] In an utterly unscientific survey,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actice of non-academic editors changing the article titles chosen by authors is common but not pervasive. Dr. Yui-Wah (Clement) Lee, who does not have a doctoral degree in social science nor media studies conducted an informal survey among his editor and author friends. He found that 50% of his author friends reported that their title choices were seldom messed with by the editor, while another 25% and 25% reported "always" and "often" respectively (see figures).





Dr. Lee, who is an author of both non-academic articles and academic peer-reviewed papers, said it is unheard-of in the world of academic journals that an editor would even change one single word of an academic paper without first consulting the authors. "If Einstein says E equals to M times C squared, no one would change it to M equals to E divided by C squared," he said, "even though the two expressions are equivalent mathematically." He points out that, however, in the circle of Hong Kong non-academic publication (mostly newspapers), this practice is more common. "This probably originated from the time when authors were still hand carrying their articles to a newsroom," he said, "and there were not enough time nor easy communication means for the editors to consult the authors when some changes were deemed appropriate."

Since then there have been the inventions of electronic mail or other more advanced communication means.

Dr Lee points out that every article, academic or not, is published with the name of the authors signed on it. The public perceive that every word, letter by letter, comes from the authors, while in practice it is actually more a combination of authors' creation plus editors' editing. "Although the editors are ultimately responsible for the newspaper, they do not sign their names next to the article, but the authors do. Therefore, the authors choices of words should be given a higher weight whe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opinions." "With mutual respect, this dilemma is not difficult to solve these days," he suggested, "Why can't the editors give the author a shout and ask them if it is okay to edit the article in a certain way?"

Suggested Reading:

我是浮士德嗎?

也談魚翅(英文)Eating shark-fin soups without feeling guilty?

I read a few articles on this page ("Eating shark-fin soups without feeling guilty"). Some of them are for and some are against the continued consumption of shark fin soups. Here are my comments after reading them:

  1. This debate reminds me of the debate of global warming. When one side (the scientists, who typically have no profit motivation) points out a problem, the other side (typically the trades and countries who have vested interests) would find some other "scientists" to deny the problem. And their typical defense is "there is not enough evidence that there is a problem" rather than "we are sure there are no problems." (See Dr. Giam's article on Dec 1, 2006.) You can always ask for more evidence to prove anything, can't you?

    These defendants of excessive CO2 exhaustion have thus successfully stalled a global co-operation on reverting the trend of global warming for tens of years, with a possibly deadly consequence -- I am talking about the death of us the human species not just the deaths of one or two persons.

    Regarding global warming, we don't know if we have already passed the point of no return. Al Gore, being a very optimistic person, said no -- if we take action now, we can still save the world. I can only trust him. But I really think we should have taken actions much earlier.

  2. Also, these proponents of an allegedly bad convention (e.g. continuation of excessive CO2 exhaustion) would throw out excuses that are not related to the issue at hand so as to divert the public's attention. In the American CO2 debate, it is "how about India and China?"; in the shark-fin-soup debate, it is "the West are imposing their values upon us the East."

  3. Finally, Mr. Wong Hoong Hooi's article (Dec 11, 2006) reminds me of the debate in the human rights controversies surrounding the Beijing Olympics this summer (2008). That is, if you have flaws, point out the flaws somewhere else (e.g. the human rights or racial problems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or the expansion of the European America at the expense of the survivals of the native American Indians). Say loud and clear that since these people are guilty also for something, they have no right to criticize me. These arguments can buy some sympathy, but I must say this -- in a law of court, even a convicted criminal can testify against another person, so Mr. Wong's argument is against the spirit of human society.


I agree that a debate about shark-fin soups requires more scientific data and facts and less emotion and subjective judgment. Before we can reach a definitive final conclusion, however, I would give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 to the party that is on an irreversible path (i.e. the shark species that, God forbid, once went into extinction, would never re-surface again.)

節儉是美德; 我痛恨禮物!

我反對的, 是為了應節﹑ 為了送而送的禮物。 我家中比較少各種無謂的 dust collectors, 皆因我叫親友不要給我送禮物, 我也很少送禮物給別人。

有用的東西, 能力所及, 再貴的我也會買; 沒有用的東西, 免費的我也會婉拒。

如果這個世界的繁榮,是靠大家買無謂的東西來支撐的話, 那麼經濟衰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曾經有同事結婚,大家湊拼了一點資金,準備合資買一份禮物給他夫婦倆慶賀。作為搞手, 我心中認為最好的禮物是一台 TiVo ( 硬碟錄影機,只在美國有售 ),大家也不反對,但在最後關頭, 我還是臨崖勒馬,改為折現成一張支票,放在一個 TiVo 的空盒內,包裝成一個禮物的樣子,隨支票「提議」他們可以考慮買一部 TiVo。

他收禮物時,我目睹了在我們的計謀「圖窮票現」時他那個由衷的微笑和釋懷-- 他真的不想收一部 TiVo 作為禮物 !

你道他們最後用那張支票買了甚麼? 是一台 Wi-Fi Wireless Router (當年是很貴的噢), 一點也不 romantic ,但卻是他們倆認為最好的禮物, 也是我們想也未想過的禮物。

我認為,中國人最偉大的發明,不是四大古代發明,而是「利是」(紅封包)!

2008年12月21日星期日

人一生的唯一特權

這是看了文友CK的感嘆之後有感而發而寫的。他感嘆的是婚宴之多,令人不勝其煩。

我覺得做現代人, 應該有拒絕的勇氣。 拒絕去不想去的婚禮, 拒絕去搞不想搞的婚禮 (1), 拒絕在宴會上加上不環保的魚翅 (2), 拒絕去為應節而送不想送的禮物。。。

引伸之,是拒絕去寫別人想您寫的文章, 拒絕去爬別人期待您去爬的職場階梯, 拒絕去結別人想您結的婚,或拒絕不去結別人不看好的您的婚姻, 拒絕去做別人期待的但您不想做的自己 。。。。 最初可能會得罪一些人, 令您以為會落得一個「六親不認」的下場, 但慢慢您會發現, 剩下來的才是您的真正朋友, 哪些雞飛狗走或知難而退的豬朋狗友就由他們去吧!

最近學到一句說話:

"The privilege of a lifetime is to be yourself" (Anonymous)

「人一生的唯一特權,就是做一個真正的自己。」(佚名)

不要輕易放棄這個特權啊!共勉之。

-- 完 --

(1) 我知道這一點對於孝順父母但又偏偏父母觀念很傳統的朋友來說比較難做到。我只能說一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吧!

(2) 這一點我近期在努力中,但「革命仍未成功!」

2008年12月20日星期六

旁人只有祝福的份兒

全城都在談倪震和周慧敏的分分合合,我也談一談吧!

我是這樣想的。 如果這世界有一角落是我所不能知的,我會相信它是美好的。

基於這一個信念, 我祝福倪震與周慧敏。

感情的事, 旁人只有祝福的份兒, 沒有批評的權利。

另外, 我看過周慧敏的「分手信」, 我是相當感動的! 通過這封信,我才看到了她最美麗的一面。

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

Between shoe throwing and the crime that killed 94,030+ people

This Sunday (Dec 14, 2008) brought us this news -- that an Iraqi journalist threw two shoes at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during a press conference in Baghdad.

Immediately the mainstream media focus on the details of this act of anger: Who is the shoe thrower? What did he say before throwing the shoes? What did the president say after he was being thrown at? Whether the Secret Service reacted quickly enough? Et cetera.

While these are all interesting questions, no one seems to care about the other more important questions: What is behind this anger? Wasn't there a crime that killed 94,030+ people?

I am referring to the fact that George W. Bush lied to his nation and started the unjustified Iraq War, and the fact that h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eaths of 4,138+ US men and women plus 89,892+ Iraqi civilians (c.f. IraqBodyCount.org).

Mr. Vincent Bugliosi, the author of the book “The Prosecution of George W. Bush For Murder”, has outlined the legal case against George W. Bush. The gist of it is the following. George W. Bush could not use the reason of self defense to legally defend his act of unlawful killing of human beings, because, on Oct 1, 2002, the CIA issued the 2002 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 It concluded that “Baghdad for now appears to be drawing a line short of conducting terrorist attack … against the US.” Thus, George W. Bush knew the US was not in an immediate danger. Yet on Oct 7, 2002, in his televised address on the Iraqi crisis, he told his nation that Hussein was a “great danger to our nation.” He framed the threat as being imminent when he said an attack could happen “on any given day.”

In other words, George W. Bush was not misled by the CIA. He deliberately ignored the estimate by the CIA and told the contrary to his people. Since he knew the US was not in an immediate danger, he could not possibly be acting in self defense. He also knew that people would be killed in a war. This means that he knowingly had these people killed. Finally, even though he did not personally pull the triggers of any firearms that killed these victims, he set into motion the chain of events that led to their deaths. Legally this is no difference from pulling the trigger of a firearm.

Putting all these together, we can conclude that since he knowingly carried out an act of killing without any lawful excuse, such as self defense, he is guilty of murder.

Of course, the verdict has to be made by a court of law. After Jan 20, 2009, every jurisdiction in the US with someone killed in this chain of events can take up a case against him.

Doing so is controversial. What is not controversial, however, is that an alleged crime that caused 94,030+ deaths deserves an investigation.

The shoe thrower is facing up to seven years in prison if convicted. Now how about George W. Bush?

-- The End --

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

李銳華:中國人不配擁有獨立公共廣播嗎?

近日從台灣方面傳來有關公共電視方面的消息。 台灣立法院的兩個委員會近日 ( 2008 年 12 月 9日) 通過對公共電視台及其成員電視台下年度的預算執行施以附加決議, 要求各台於執行該年度預算時須逐項報請主管機關核可同意始能動支。 這是名目張膽的政治 (立法院) 干預台灣公共電視的日常運作, 不能接受!

現代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石, 是權力互相制衡, 防止社會上的任何一個實體, 有過大的權力。 蓋「權力令人腐化, 絶對權力令人絶對腐化」也。 政府分為三支, 行政﹑ 立法﹑ 司法, 各有各自的權力, 但又互相牽制對方。 而新聞媒體, 雖不是單一實體, 但綜合而言有着左右民意的力量, 往往被視為第四權, 與政府中的行政﹑ 立法﹑ 司法機關成四權分立之勢。 這樣的制度, 不單不會令國家積弱, 反而令國家富強, 現代國家經歷近二百年的實踐經驗可以借鑑。

而媒體的經營, 還要再深入斟酌: 若純由官辦 (行政或立法機關主理), 則權力向官方傾斜, 失去制衡官方的力量。 若純由商營, 又有可能大走媚俗及嘩眾取竉的路線, 文化機關帶領社會大眾在金錢大海中沉淪。 而且商業機構不會輕易做損害自己商業利益的事, 如廣告客戶的產品有損公益, 商業媒體不一定會第一個跳出來伸張正義。 故此各國皆有媒體生態多元化的做法 ── 既有商業媒體自由運作, 但必定另加獨立的公共廣播, 不受各種商業及政治利益所左右。 如英國 BBC, 日本 NHK, 美國 NRP/PBS 等。

亦因此有人說公共廣播是社會上一股追求共好的力量 (a force for the common good), 其實不是說經營公共廣播者是聖人, 不食人間煙火;只是說公共廣播在上述的大政治藍圖中, 能對社會的健康發展發揮出一分積極的力量。

香港號稱世界大都會, 但社會制度郤畸形落後得很。 假民主制度且先不談, 連公共廣播也只是徒有一點文化, 而缺乏法律的保障。 獨由香港電台一個政府部門, 倚着前朝留下的一點 BBC 公共廣播的傳統, 死撐着一片不斷在萎縮中的小天地。 而行政機關, 則對其不斷的進行政治性騷擾, 希望她能走愚民路線, 比如不要過於批評行政機關, 也不要在香港討論任何北京認為是禁忌的話題 (如台獨問題)。在這些人眼中, 國民教育, 也就是愚民教育。

而台灣民眾經歷十八年抗爭, 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制定 「公共電視法」, 並成立「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經營公共電視。 社會共識是黨政軍退出媒體。 如今執政國民黨郤要走回頭路!


在香港, 有人質疑香港電台是反政府和反北京的陣地。 在台灣, 也有說法, 問「公視基金會」會不會成為獨立王國, 為某些政治派別公器私用? 如執政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所說, 「因為你們(公共電視)是綠的, 你不用多做說明, 那是我的感覺 !」 查實 「公共電視法」 已經明文限定了公視受立法院的制約, 具體機制如下: (1)所有公視董事會成員均由立法院同意任命; (2)每年從公帑中提出, 以新聞局捐贈形式交「公視基金會」使用的九億新台幣 (約二億一千萬港幣) 經費, 先須由公視提出預算, 後交立法院通過動支。

現在, 掌控立法院的國民黨政客提出文首的附加決議, 是用逐項經費審查的機會去過濾公視的節目內容, 嚴重地影響公視的獨立性; 也是越過了法律允許的權力, 對公視加以毛手毛腳。 他們才是在公器(立法院)私用 (政黨政治)。 筆者無法不長嘆一聲, 難道中國人真的不配有獨立的公共廣播嗎?

順便一提, 據「公視基金會」聲明, 上述公帑經費的一半, 約四億五千萬新台幣 (筆者估計約為年支出的百分之三十) , 今年 ( 2008年) 被立法院無理凍結, 至今還沒有一個說法。 又是立法院越權之一證。

筆者認為, 台灣政治雖然有著藍與綠、 統與獨等爭議, 外人不一定能完全明白。 筆者也對台獨運動沒有好感 。 但是四權分立的理念和獨立公共廣播的原則, 是不可動搖的。 法律條文, 更是必須尊重。 因此筆者在此呼籲香港市民、 全球華人和世界公民關注台灣公共電視的正常運作。 讓雪亮的眼睛盯着在台灣公器私用的政黨政客!

──  完  ──

延伸閱讀:

* 好自在 (goodfine): 為什麼要支持公視

* 台灣記協:政府沒有權力審查公共電視的節目內容

* 1212 行動聲明:請國民黨團及林益世委員放手 還公視獨立自主空間

*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IFJ) : Government Interference Puts Strain on Taiwan Public Media

* 「撐港台運動」聲明:也撐台灣公共電視

2008年12月14日星期日

George W Bush deserves not just a shoe!

George W. Bush deserves not just a shoe but a criminal trial for murdering more than 4,000 US men and women. Because of limitation of jurisdiction, the fact that the same crime also caused 89,878+ civilian Iraqi deaths may not be heard in any court in this country, but everyone should not forget about this fact. We should all keep mentioning these numbers, this is the minimum respect that we can pay to the victims.

If this country has any sense of justice, that is.

http://www.iraqbodycount.org/

Vincent Bugliosi, The prosecution of George W. Bush for murder

Facebook group "10,000,000 For the Prosecution of Bush and Cheney for War Crimes"

故事一則:請客

前言: 以下這個故事, 是我十九年前在港大明原堂的一場高桌晚宴上, 從作家阿濃那裏聽來的。 印象深刻, 今試憑記憶轉述之, 博君一粲 :-)

話說昔日某君請客, 賓客四人甲乙丙丁。 時候至, 乙丙丁皆赴約, 而獨不見甲。

某君長嘆一聲:「應來者奈何不來?」

乙聽後臉色一變, 曰: 「然則謂吾等之不應來!?」 怒而出走。。。

某君追出不果, 又嘆: 「不應走的郤走爾!」

丙聞之亦不快, 曰: 「然則謂吾等之應走乎?」 亦出走。。。

某君又追出, 道: 「吾非謂汝也!」

丁即起, 曰: 「彼即謂吾也!」亦去。 徒剩某君空自嗟嘆。

記之曰: 言者無心, 聽者有意也!

後記: 我用文言文來寫這個故事, 是因為我中文打字速度太慢, 覺得文言文文字較精簡﹑ 輸入時較省時間 (本文是我某日下班後﹑回家前匆匆而寫成的) 。 但看來我的 "之乎者也" 原來已不大靈光 。。。請各位多多包涵!

2008年12月10日星期三

劉吳惠蘭帶您遊花園

劉吳惠蘭局長的回覆洋洋六百字 (見下),可以簡約為:

  1. 『公共廣播服務檢討』沒有時間表。我找不到能說服自己的原因可以向您交待。

  2. 會將「港台脫離政府架構並轉型成為法定的公共廣播機構」及「設立供公眾使用的社區電台」兩項建議納入諮詢文件的選項。

  3. 會「充份」諮詢港台員工及公眾人士的意見 (但你們應當明白港府有着「濃厚的機構文化」, 習慣了做假諮詢, 你們真的哪麼心急嗎?)


小弟率性天真 (too simple, too naive),有點疑惑:藉『公共廣播服務檢討』殺香港電台一着,是不是另一個「八萬五」? (失敗的政策,只能在幾年之後才會向公眾承認?)

以下為立法會會議質詢及回答:
立法會十五題:公共廣播服務
*************

  以下為今日(十二月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李永達議員的提問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的書面答覆:

問題:

  政府近年對公共廣播服務進行檢討,香港電台(港台)的去向是其中的焦點。不少市民向本人表達對港台的編輯自主及言論空間日後可能被收窄的憂慮,他們擔心港台現時代表着的新聞自由會被「陰乾」。此外,他們亦希望政府設置供公眾使用的社區電台。然而,政府在2008-2009年的施政綱領中表示,有關的問題「非常複雜」,因此當局需要比原先估計更長的時間進行研究工作,以及會進行廣泛諮詢。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既然政府委任的獨立檢討委員會及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及圖書館服務部已就公共廣播服務的課題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政府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研究的詳細原因,以及進行上述諮詢的時間表為何;

(二)會否承諾進行諮詢時,將「將港台脫離政府架構並轉型成為法定的公共廣播機構」及「設立供公眾使用的社區電台」兩項建議納入諮詢文件的選項;及

(三)會否承諾就公眾廣播政策進行公眾諮詢時,會充份諮詢港台員工及公眾人士的意見?

答覆:

主席:

  二○○六年,政府委任非官方的業內專業人士,組成獨立的委員會,檢討有關公共廣播服務的政策。二○○七年,檢討委員會向政府提交了報告,當中就在香港成立公共廣播機構的體制、財政及節目安排作出建議。與此同時,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亦於二○○六年十月就此課題發表其研究報告。

  關於應否及如何在香港成立公共廣播機構的問題,對本港的廣播、社會及文化環境影響深遠。當中香港電台(港台)的未來更是重要議題之一。

  在檢討委員會提交其報告後,立法會議員及市民大眾均就報告中的建議提出了意見,唯各方的意見紛紜。由於公共廣播服務的政策檢討觸及廣播頻譜管理、社區和公眾頻道廣播等議題,不同界別對這些課題意見不同是可以理解的,亦需詳加研究。由於各界發表的意見不同,而這一連串的課題都會影響我們的政策檢討,我們因此需要比原先估計更長的時間進行更詳細的研究工作。

  政府現正審慎地研究檢討委員會報� 恁A及全方位檢視與公共廣播服務的政策相關的各項課題。當我們完成研究後,必定會向公眾公布,以及讓社會各界,包括港台員工,參與制訂日後公共廣播服務政策,範圍將會包括港台的未來、社區電台和公眾頻道廣播等課題。

  言論和新聞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 ,亦同時得到《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案條例》的保障。此外,正如議員所指出,港台作為公營廣播機構一直享有編輯自主。我想借此機會再次重申,政府在考慮未來香港公共廣播政策時必定會繼續恪守這些原則。



2008年12月1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00分

2008年12月8日星期一

Leadership without Integrity?

(This article was also published on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on Dec 17, 2008 as a letter to the editor. The editor changed the title to "RTHK review: a case of broken promises.")

Our Chief Executive Mr. Donald Tsang might have charmed some people when in 2007 he made his re-election slogan “I’ll get my job done!”

But what exactly does it mean by “getting a job done?” Perhaps most people would agree that integrity is a necessary pre-condition of “getting a job done.” Do you want to hire an employee who says “Yes” to you but does “No” once you turn your back? How about a student who keeps breaking his promise that he will turn in his homework “next week”?

Now, how does Tsang’s administration measure up? Let’s look at the handling of the review on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in Hong Kong.

In March 2007, the Review Committee on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a committee appointed by Mr. Donald Tsang, unveiled their review report. While the report did not utter the phrase “shut down RTHK,” most readers inevitably concluded that was the obvious and ultimate recommendation. As a result, the public was outraged. To ease the tension, on May 17th, 2007, the Administration issued a written promise to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that there will be a public consulta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07. We now all know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broken that promise.

Government officials then signaled that the consultation paper would be released on January 29th, 2008. That sounds okay until Mr. Donald Tsang surprised everyone by revealing in the LegCo meeting on January 17th that the government was to postpone the consultation.

What’s next? Government officials privately signaled that there would be a consultation by the end of 2008. They did not say “at the appropriate juncture, in the fullness of time …"as the master of stalling tactics Sir Humphrey Appleby said to his political master in the everlasting BBC comedy “Yes Prime Minister”. Rather, they promised that there will be a consultation “after the LegCo Election of September 2008.” Unfortunately, we just learned last week (Nov 16th, 2008) that they had decided to break their promise again. Mr. Duncan Warren Pescod, the permanent secretary in charge of this matter, confirmed that the consultation paper would not happen before the end of this year.

Dwight D. Eisenhower once said “The supreme quality for leadership is unquestionably integrity.” Yet in Hong Kong, our political leaders could break their promise thrice without facing any consequences. I believe this is part of the reason why our governance is in crisis now.

-- The End --

2008年12月6日星期六

我是浮士德嗎?

電影《莫扎特傳》裏面有這樣的一場戲。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 (Joseph II) 去看莫扎特綵排, 對莫扎特的作品大加讚賞, 但他對莫扎特說,「你這曲子太多音符了, 減掉一些音符它將會更完美!」

幸虧約瑟夫二世不愧為 「懂音樂的大王」 (The Musical King) , 他並沒有運用贊助人的身份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威權去強行刪掉任何莫扎特的音符!相信任何嚴肅地對待自己藝術作品的人,都不喜歡自己的作品被別人隨便觸碰的。

但我寫文字可不敢自比莫扎特寫樂曲,不敢書明 「本文一字不能改。」 我自知我寫文章時, 常常有錯字﹑ 白字﹑ 詞不逹意等各種毛病, 有勞各位編輯大人明察秋毫, 去蕪存菁。 但我想, 編輯大人們修改他人的文章時, 應當是小心翼翼的吧? 須知道, 「文章是自己的最好」, 怎樣表達同一個意念, 有多種不同的做法, 但作者們總是覺得自己的做法是最好的。 而且,作者己經把自已的名字押在文章上,文責自負, 打死無怨。

這其中, 文章的標題, 更是極度敏感的地帶。 回想近年自己印象深刻的文章, 如蔡子強的《除了天真和儍之外,還有對錯! 》(註) ; 梁文道的《陳水扁是台獨運動的罪人》; 余若薇的《我的小炸彈》等。 這些標題, 與其文章是那樣的上下呼應, 渾然天成似的。 真不敢想像它們有可能是由編輯捉刀代筆的 (雖然我並無向幾位作者本人求證 ) 。

更何況,現代社會資訊爆炸,現代人日理萬機, 很多人看過了標題就不看內文了。因此,標題往往就是文章的全部!如果不是全部,也至少是文章的靈魂。

這也是就為何每次我的文章的標題被編輯大人們毛手毛腳, 我內心是非常的不自在。 差之毫氂, 繆以千里。 幾個字的改動, 感覺上好像文章的一大半被人動了手腳, 面目全非 。

有時午夜夢迴, 撫心自問。 在這互聯網的年代, 文章寫好了, 直接貼上網上不就好了嗎? 為何要投到報館? 值得為文章付梓而苦等數日以至數週嗎? 文章還有可能會被人毛手毛腳! 為的就不過是爭取更多的「眼球」 (閱讀人數) 罷了。 有時覺得自己有點像那位為了要重新得到青春,而把自己的靈魂出賣給魔鬼的浮士德 —— 我是不是為了得到更多的眼球, 而把自己文章的靈魂給出賣了?

—— 完 ——

註: 蔡子強該文, 標題夠醒目, 但我是不同意其立論的。 我覺得他對受害人鍾欣桐太苛刻了一點。 有興趣的讀者可另見本人對藝人裸照案一事的評論

版本 1.1

重要的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

推特 (Twitter 的台灣譯法) 和 facebook 的 status line 給我的啓示,是這樣的。原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建立,其中一個重要的元素,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

以前,要認真深入的交朋友,大概必須要生活在同時同地,或至少也要定期出席聚會。推特和  facebook 的 status line , 現在在這條把人際交流由 transmission of atoms 轉化到 transmission of bits 的道路上 (Nicholas Negroponte 語) ,又跨進了一大步。

完完全全的 Tele-presence,看來日子也不遠了。

(我的推特在 http://twitter.com/leeyuiwah )

按:本文是看了莫乃光兄的 "Twitter豈止於社交網絡" 後得靈感而寫的

2008年12月5日星期五

不是個別官員無能,是政治體制出了問題

特區政府的政治風暴一件接一件:副局長政治助理風波 、 外傭稅 、 生果金 、 迷你債券、港客滯留泰國事件等等。曾班子三月才派糖五百億,撈得了一點點的政治本錢,但現在這本錢已經有如泥牛入海,不見踪影。很多評論說,特區政府官員無能。問題真的是如此簡單嗎﹖ 走了一個董建華,換來一個曾蔭權,政府的威信郤並無起色。管理一個城市,為甚麽這麼難?

其難處,在於香港有一個畸形的假民主政治制度。在香港,除了極少數既得利益者之外,大部份人只能論政, 不能執政。 民選議員們即使能夠被選入立法會, 在功能組別和分組投票這兩大金剛箍之下, 他們實際上也不能對行政機關施政有真正的影響力,也沒有有效的﹑理性的機制去發揮制衡的作用。

在這一種背景下, 參政的人發現, 他們不能辦實事, 只能開口罵政府。 他們發現, 做事雖然有心無力, 但講話可以天下無敵!

在 2003年, 市民發現, 他們不能投票趕走他們不喜歡的特首和廿三條法案, 只能上街吐烏氣。 結果,有五十萬人這樣做了。

久而久之, 政客名嘴罵人言辭愈苛刻、 愈激進, 便愈受歡迎。 從九十年代初期開始, 先後造就了黃毓民的「癲狗」、 鄭經翰的「十點前特首」等名嘴。 其後有人使各種橫手令他們收聲了。 但縱使當時他們封咪了, 在基本矛盾並未消除的情況下, 他們的精神在香港長存! 到了今年2008 年 9 月的立法會選舉,走激進路線的社民連三子,更加以高票當選。

香港很多市民平日私下謙厚仁愛, 但一討論到公眾事務, 就劍拔弩張青筋現。 人人都彷彿滿肚怨氣。 在公共討論中, 香港人的文化是: 逢高官皆狗官, 凡政策皆陰謀。 逢有災害, 必是人禍。 香港人認為,問責制就是凡事必要有人被罵個狗血淋頭。 結果, 政府施政動輒得咎,處處捱打。

這種苛責文化, 已經刻入了我們的 DNA 中。 也從政治議題蔓延到其他公共空間的話題, 如沙士事件。苛責的對象, 也由高官政要蔓延到其他公眾人物身上, 如 2008 年 2 月藝人裸照案的幾位受害人。

這之後的連串政治風暴,就更加不在話下了。每一次, 政客名嘴苛責政府, 絶不「嘴軟」 。 現在甚至連行政會議成員也加入評擊政府。 香港人不是沒有溫文爾雅、 寬容克己的冷靜分析, 但他們都已經被淹沒在其他聲大夾惡的評論中。 他們被時代的洪流淘汰了。

要把香港從這個巨大的壓力鍋中釋放出來, 要讓民間的各種怨氣有正常渠道釋放、 消解, 只有一個方向。 就是開放實踐參政的渠道, 讓有著各種不同利益和價值觀的人們或他們的政治代表, 通過投票或執政來表達並實踐他們的施政理念, 而不只是太聲吵鬧訴不滿。

香港人有一句話:「你講得咁叻, 你o黎做o剌!」 正是這個意思。 實踐, 除了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也是疏道苛責文化的一個良方。

可惜, 我們還要等。 在 2020年前, 我們仍要活在這個壓力鍋之中。 四十年前的 60 年代, 高壓的港英殖民統治, 要通過一場血腥的左派暴動才能糾正。 今日的香港, 不知還要付出多大的社會代價, 經歷多少的大小風波, 才能捱到 2020 年?

曾班子會不會倒台?筆者不敢預測。筆者敢預測的,是如果不改變香港的畸形政治體制的話,換了任何一個人上台也解決不了當前政局的問題。如果有人期望單靠曾蔭權下台而能夠帶來改變,他們將會像當年曾經期望董建華下台會帶來改變的人一樣,他們將會極度失望。

—— 完 ——

(本文部份段落曾發表於 http://leeyuiwah.blogspot.com/2008/04/blog-post.html )

2008年12月4日星期四

三次背信、 政府如何取信於民﹖

( 註:本文曾於《香港經濟日報》上發表 ( 2008 年 12 月 4 日 ),編輯定題為《三延港台諮詢 政府失信於民》。本網上版與《香港經濟日報》上的印刷版略有出入。)

二零零七年, 曾蔭權競選連任特區行政首長一職, 抛出了一句非常漂亮的競選口號「我會做好呢份工!」

怎樣才算做好一份工? 這可以有千種萬種的解說。 但是, 香港的政壇左中右, 官商民, 相信不會爭議,都能同意「言而有信」當是其中一個必需條件。 二戰時盟軍統帥, 後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 就曾說過 “The supreme quality for leadership is unquestionably integrity. Without it, no real success is possible, no matter whether it is on a section gang, a football field, in an army, or in an office.”

且看曾班子在廣大市民都關心的香港公共廣播檢討一事上, 是怎樣的言而無信。

2007 年3月, 特首委任的香港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 發表了「圖窮匕現,明露殺機」(關閉香港電台) 的報告書, 公眾嘩然, 反彈極大。 兩個月後, 時任工商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的何宣威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 政府會於去年 (2007) 下半年推出諮詢文件, 再就委員會的建議諮詢公眾。 結果, 市民等了九個月而不果, 是為政府失信之一。

2008 年初, 官員又向傳媒放風謂, 文件要延至 2008 年1 月29 日才能出台。 怎料當文件快要出台之際, 曾蔭權又突然在1 月17 日的立法會答問大會上, 正式宣布押後此事。 曾蔭權還說風涼話, 說「根本無人急, 只是政府自己在急」。 他大概是學了美國的小布殊總統,自絶於人世真象, 而忘記了香港的公共廣播服務檢討一直是市民﹑ 傳媒﹑ 和國際間關心新聞自由和人權的民間組織在密切關注的社會大事。 此為政府失信之二。

為安民心, 其後政府官員私下放出信號——諮詢文件會在 2008年底前出台。 還拋出了理由, 謂由於9 月立法會選舉臨近,諮詢工作要延後展開云云。 但如今 (2008)選舉已過, 年底將近, 負責此事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任秘書長栢志高郤於 11 月 26 日明言,此事很複雜, 涉及很多問題, 故此沒有時間表。 市民又白等了 11 個月。 此為政府失信之三。

小學生可能都會學過秦朝「商鞅立木﹑ 取信于民」的歷史故事; 中學生大概也會聽過孔子曰:「自古皆有死, 民無信不立」。 曾特首是不是在職場打滾得太久了, 以至連這點簡單的道理也忘記了?

——完——

2008年11月30日星期日

2.0 版本︰從梁文道的《XX台獨運動XX》想起

【本文為 2.0 版本 】

梁文道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陳水扁是台獨運動的罪人》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大概就因為有了 "台獨運動" 四個關鍵字,中國竟然沒有一家報刊去刊登這篇文章。

梁道長 2008.11.22 在他的網頁作了以下的補充


**先回覆一下之前幾位網友:

拙作《陳水扁是台獨運動的罪人》的立場是什麼??目都已經說得那麼白了!莫非一談台獨就一定要先表明立場,痛罵它一番?又或者說自己其實就是台獨?我在分析陳水扁貪腐案對台獨造成的打擊,和我個人支不支持台獨有什?關係?這就好比批評美國政府的某個政策某種現象,一定也得先表明自己支持民主痛恨暴政,否則你就是中共的爪牙。這正是八股文風的來源,什?事都得先道明立場,來一大段陳腔濫調;明明在談中共政府的某個錯誤,偏偏要從?年它建立新中國的功勞說起;難怪有那?多長得莫名其妙的文章。

這又讓我想起兩份報紙的高層?這篇文章的看法:A說「台獨沒有道德可言」( 我所說的「政治運動的道德資本」和我們認為它道不道德是同一層次的事嗎?)。 B說「台獨不是運動,而是分裂國家罪」( 這個更絕,乾脆否認台獨是一場政治運動。也許他以為運動一定是正面的,他該要求外交部發言人以後不要再用「藏獨運動」這個說法 )。結果,拙作用不著先見報就能直接貼上來了。



這就是我國媒體的尺度?是不是研究犯罪心理學的,就是罪犯?中日交戰時,懂日語的,就是漢奸?都廿一世紀了,思想還是這個水平?

又使我想以下這個譬喻。銀行劫匪中槍,送入公立醫院,醫生搶救無效,在撰寫報告,結論是「病人失血過多致死。。。」。其他醫生跑過來說,這報告就不用寫了。A 說「劫匪也需要血嗎?嘿嘿!」B 說「這不是病人,是罪人!」可能還有個 C 說「你也要考慮顧及其他受槍傷的群眾的感受呀!」

但我不敢批評內地媒體的編輯。他們可是在「刀口上討飯吃的」。我反而有興趣知道,在香港的編輯和媒體老闆,頭上沒有大刀,身邊沒有拷鐐,他們會刊登梁文道的文章嗎﹖

這令我想起了給鄭安國一次機會,向香港人解釋李登輝的「兩國論」,並有可能因此引來「殺身之禍」的香港電台。想起了因此而被「正常調動」到東京去的張敏儀 (張敏儀 2004 年證實,她當年被調離香港電台的決定是在某種壓力下作出的安排,她又說,回歸前許多有關台灣問題的討論都可以進行,但回歸之後,這些討論都看不到了)。從 1999 年到現在 (2008),九年過去了,民進黨上台了又下台了,但比較有水平的香港電台,郤仍然在被陰乾中

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

用 podcast 收聽世界廣播

【原載於香港《傳媒透視》(2008 年 11 月 )

相信各位都知道,香港電台的電台節目,可以在網上聽到。這項服務,使聽眾可以打破空間(地理位置)和時間(收聽時間)的限制,收聽到各自的「心水」(至愛)節目,因此深受廣大聽眾的歡迎。這其中包括了在海外的港人,筆者正是其中之一。

可是,各位有沒有想過,反過來香港人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收聽世界各地的優質節目?

當然,這牽涉到外語聽力的問題。但是,聽力是可以培養的。直接收聽一個外語節目,最初也許只能聽懂兩或三成,但只要捱過最初的一段適應期,隨着時日,聽力一定會大大提高。只要有心去學,聽力是可以「逼」出來的。君不見很多外傭居港數年,每每都能說和聽簡單的粵語——粵語號稱世界最難學的語言之一,但外傭都能把它「征服」——這不就是最好的明證嗎?

直接收聽外國電台節目,當然有很多好處,包括提高外語水平和直接觀察外國文化等。但是,對於關心媒體發展的朋友來說,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向外國媒體借鏡,也許可以從而提高香港媒體的水平。

而且,有了 podcast 這科技後,收聽外國電台節目更加容易。但是,筆者觀察身邊的朋友(其中也括不少資訊科技人或傳媒人),有不少人仍在觀望。它似乎並不如 YouTube 或 Facebook 等新玩意流行。故此筆者在此再推廣一下。

Podcast 最大的好處,是「隨身聽」。現代人的最大共通點就是忙。「哪來這麼多時間聽不同的節目?」其實,各位每天在上下班交通途中、在健身房鍛練之時、甚至在炒菜、洗碗、放狗、抺窗、做家頭細務之時,也許同時可以分出一點專注來聽節目。其實這些也是各傳統電台爭奪聽眾的黃金「時段」。但 podcast 更多出了一項優勢,就是它把廣播時間與收聽時間「脫鈎」了(decoupled)——你的節目播放時我在忙別的,這並不打緊,只要通過 podcasting 我把節目收錄到我的隨身聽播放器上,我可以待遲些有空時才「隨身聽」。這優勢也叫做 Time-shifting ,與電郵、短訊有時比打電話更方便的原因類似。(注意:儘管 podcasting 名字中有個 pod 字,但並不一定是某A廠商的播放器才可收聽 podcast的。有關收聽 podcast 的具體操作方法可以參見 "How to Listen to a Podcast" 一文)

問題是,外國電台的 podcast 節目,多如天上繁星,也許使人有花多眼亂,不知從何入手之嘆。因此筆者大膽在此選出一些筆者個人喜愛的節目,作一個既不全面,也不一定客觀的介紹。僅供各位作參考,希望更多香港人能發現 podcast 這一媒體的好處。



The Brian Lehrer Show: 紐約市公共電台WNYC 的皇牌「烽煙」(phone-in 聽眾來電)節目。我認為香港的「烽煙」名嘴都應向這個節目學習。「烽煙」一辭也許是誤譯吧?它給人一個「若不爭吵不起硝煙,就不是討論」這一個錯覺。無疑,「真理愈辯愈明」,但辯論可以是心平氣和的,而不一定是要「港式」的青筋暴現的爭吵、罵人;也不一定是你提倡甲我便提倡非甲以作「持平」。Brian Lehrer在節目中很少講他自己的立場,他的角色就是讓嘉賓或聽眾講話,然後在適當的時候問最適當的問題,協助他們把心中的觀點完整的表達出來。他的魅力在於能把爭議性很大的話題,情節很複雜的討論,都引導出一個清晰的脈絡來。聽眾不論是否贊同某一嘉賓或聽眾的立場,都會對他們的理據多了一分理解。節目中有部份話題只與紐約市相關,香港人未必感興趣。但其餘探討美國文化和美國及世界新聞的部分,值得收聽。WNYC在 podcast 時把每一個話題(約十五分鐘)分成不同的段落送出,聽眾大可跳過不感興趣的段落。


Car Talk: 波士頓公共電台 WBUR的皇牌節目。顧名思意,這是一個與汽車的各種問題,特別是維修方面有關的節目,但各位不愛車的朋友可不要太快地略過了這一個節目啊!筆者對車是絶對外行,也無意修理自己的汽車,郤被這個節目所深深吸引着,何解?主持 Tom and Ray Magliozzi 兩兄弟非常詼諧,往往借題發揮,引出許多笑話來。有說這是美國公共廣播系統中受聽率最高的節目,如屬實則絶非浪得虛名。筆者總寄望香港也有人可以做出一些類似的節目,由某一生活主題出發(如汽車、電腦、烹飪等),但又超越原來主題。目前似乎仍未見到。


Les Journaux en Française Facile: 這是一個法語節目「簡易法語每日新聞」,是法國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e (RFI) 的每日新聞節目。特點是「慢速」,原理有點像美國之音的慢速英語一樣,是法語學生加強學習法語的好方法。RFI也提供節目的文稿(transcript)與語音檔一併放上網。其實,很多外國的公共廣播電台或國家電台,秉承着推廣文化和教育大眾的使命,都會把節目的文稿上網,聽眾要是聽不懂某一段也有文本可以參考,這對初次直接收聽外語節目的聽眾來說,實在是一項功德無量的德政!其他類似的外語節目,相信在不同國家的電台也能找到。


Fresh Air: 美國費城公共電台 WHYY 的皇牌清談節目。由三十三年來屹立不倒的主持人 Terry Gross 主持。被訪者以作家、文化及藝術界人士為主,但有時也會訪問其他新聞人物。特點是深入淺出,Terry Gross的秘訣是她問問題的技巧,她彷彿總能問到聽眾心中最想問的問題。聽完每一個節目,總給人一種如沭春風的感覺。


The Leonard Lopate Show: 紐約市公共電台 WNYC 的另一皇牌節目。屬於清談節目。主要訪問政治人物、文化界、藝術家、音樂家、作家、導演等。與 The Brian Lehrer Show 較多關心新聞話題有所不同(也不接受聽眾來電),而和 Fresh Air 的類型較接近,當然,主持 Leonard Lopate 與 Fresh Air 的主持 Terry Gross 風格各有不同,可以說是各有千秋吧。


This American Life: 由芝加哥公共電台 WBEZ 製作,以紀實形式探討美國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今年 (2008) 五月,This American Life 的第 355 集 The Giant Pool of Money 探討美國次按風暴形成的前因後果,解說清楚易明,令人印象深刻,一時間成為很多人談論的節目。


This Week In Tech: 與本文介紹的其他節目有所不同,這並非一個由電台製作然後放上網的節目。它是為 podcast 這一媒而專門製作的。第一集在 2005 年已啓播,可以說是 podcast 的先鋒節目。多年來在各 podcast 目錄上都位列最受歡迎節目之一。內容是各主持人就一週的資訊科技大事大擺龍門陣,侃大山(香港人叫做「吹水」吧)。也是以輕鬆幽默取勝。


Wait Wait … Don’t Tell Me: 也是由芝加哥公共電台 WBEZ 所製作,是一個時事問答遊戲節目。特點是主持 Peter Sagal 、 Carl Kasell 和嘉賓的風趣幽默,和節目明快的節奏,一週的新聞大事,都付笑談中。


節目舉例:

1. Brian Lehrer 於 2003 年7 月 3 日 電話訪問陸恭蕙 ,問香港七月一日五十萬人上街所為何事。
2. Leonard Lopate 於 2008 年 10 月 10 日訪問香港導演王家衛談電影「《東邪西毒》
3. This American Life 第 355 集The Giant Pool of Money

—— 完 ——

2008年11月13日星期四

負面的怪圈

近年香港人似乎很喜歡看別人罵人。每有罵人埸面出現(),總是拍掌歡呼者多,搖頭嘆息者少。

罵人出色的政客,也許使選民吐一口烏氣,郤很少能解決問題,但又可以爭到選票!這正是香港政治制度的不合理之處。選民不能選到幹實事的人(因為民選代表並無真正權力,立法會民選議員被功能組別和分組投票兩大金剛箍箍得死死的),唯有選罵人出色的人。罵人的人永遠站在道德高地,蓋講空想永遠比做實事容易,官員做事動輒得咎,反過來又更增加以罵人為政治本錢的政客的叫座力。於是香港跌入一個負面怪圈中,無法自拔…

祝香港好運…

2008年11月11日星期二

正面思維的力量

原載自 facebook (需要 facebook 帳戶):

奧巴馬的魅力之一,是他總用正面的思維來分析事物。在兩黨制「你死我亡」的爭奪中吹進了一股清風,也是他特別受年輕人歡迎的原因之一。

水向低流,政治向分歧走,這是常態。但香港的畸形的假民主政治制度,使分歧走向極端,這就不是香港人之福了。

2008年11月3日星期一

People died so you'd have the right to vote

I received an email this morning from MoveOn.org (subject "Top 5 reasons to vote in New Jersey")

On the surface it is yet another email that encourages voters to vote, but then one paragraph caught my attention. It reads


People died so you'd have the right to vote. Self-government—voting to choose our own leaders—is the original American dream. We are heir to a centuries-long struggle for freedom: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and the battles to extend the franchise to those without property, to women, to people of color, and to young people. This year, many will still be denied their right to vote. For those of us who have that right, it's precious. If we waste it, we dishonor those who fought for it and those who fight still.

It is so true! People tend to forget how life was like before universal suffrage. I came from a place where universal suffrage is still up in the air and it may or may not happen 12 years later. We can't even elect our mayor, not to mention our president or premiere. So I have some taste of how miserable life can be when it comes to politics and public affairs.

I also want to add this. Americian people made the wrong choice eight years ago. As a consequence, many people died from that choice. These includes more than 88,851 innocent Iraqi people (note: this number only includes "documented civilian deaths" -- there are likely to have some deaths that had not been documented in a war situation, also military deaths are not included) and more than 4,190 American soldiers. Furthermore, more than 30,764 American soldiers were wounded and many more families had their lives shattered. Choosing a right president is, in a way, a life-and-death issue.

So, if you can vote, please do, and do so carefully. Thank you!

2008年10月8日星期三

轉載:"後數碼年代"藝術聯展

轉載:

電腦藝術家協會(HKDAA)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6樓24室舉辨之" 後數碼年代"藝術聯展於08年9月26日正式開幕;一群數碼藝術家將在這個由石硤尾大厦改建而成的工廠間中為您展示及探索後數碼年代與藝術作品的關連,向大家展示媒體與數 碼藝術之互動效應以及數碼攝影之光與影。
展覽包括七位藝術家,當中有梁浩敏(Man Leung)、 呂兆偉(David Lui)、 郭家豪(James Kwok)、梁欣欣(Ann/y Leung)、李漢南(Nam Lee)、梁浩達(Derek Leung)、陳振南(Nam Chan)等。
展覽日期:2008年9月26日至11月26日
展覽塲地:香港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6樓24室
預約電郵:manleungstudio@me.com



List of works

  1. Dreamy world series 春 Spring-after lifeDavid Lui
  2. Dreamy world series 夏 Bio-timerDavid Lui
  3. King of Hurdle Heartbreak - 「欄王」- 心碎Nam Lee
  4. Queen of Springboard Joy - 「跳水皇后」- 喜悅Nam Lee
  5. Dao - the highest good is like water 1- 上善若水 之一 Man Leung
  6. Dao - the highest good is like water 2- 上善若水 之二Man Leung
  7. Hong Kong take off- 香港起飛Man Leung
  8. i-individualism/isolationism?Derek
  9. The Pin Hole world of Elizabeth 伊利沙伯的凔海遺粟James Kwok & Nam Chan
  10. The Pin Hole world of Elizabeth 伊利沙伯的凔海遺粟James Kwok & Nam Chan
  11. The Pin Hole world of Elizabeth 伊利沙伯的凔海遺粟James Kwok & Nam Chan
  12. Post-Dreamitization I:Repose 後夢象 一 : 止Ann/y Leung
  13. Post-Dreamitization II : Cease 後夢象 二 : 息Ann/y Leung

2008年9月24日星期三

American People: Are you going to be duped the third time?

I am against Bush Administration's 700-billion bailout plan. Here are my reasons:

1. The bailout is just a plan of "cash for trash" to help Bush's friends in Wall Street.

2. The US government can simply provide loans, with interest, to tho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o need cash for liquidity. This way, these folks will still be responsible, and accountable, for the mess they made. But if the US government bought those junks, these folks would be off the hook immediately.

3.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have duped American People more than once, all in the name of emergency. Remember the PATRIOT Act (whi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patriotism)? Remember the War on Terror (which is actually a war of terror)? How can American People trust this administration?

2008年9月7日星期日

Workshop: Writing for clarity and grace

[ Note: this was a writing workshop that I gave in CUHK. The slides of the workshop are available here. ]

Abstract: This is a hands-on workshop on English writing. I will show you some concrete examples of how different writing styles can have very different effects on your readers. For example, compare the following two sentences:

A) Better evaluation of responses to treatment modalities depends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an index allowing accurate descriptions of learning disorder behaviors.

B) We could better evaluate how those with learning disorders respond to treatment if we could standardize an index that accurately describes how they behave.

Which one do you like better? Why? There are some principles that help you write in one style but not the other. Please come to the workshop and I will show you what these principles are.

Related Readings (Articles):

Felicia Brittman, The most common habits from more than 200 English papers written by graduate Chinese engineering students (PDF file here)

R.T. Compton, Jr., Fourteen Steps to a Clearly Written Technical Paper, IEEE Circuits & Devices Magazine, September, 1992 (PDF file is available here)

Related Readings (Books):

Joseph M. Williams, Style: Ten Lessons in Clarity and Grace

William Strunk Jr. and E.B. White, The Elements of Style

Michael Swan,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Lyn Dupre, BUGS in Writing: A Guide to Debugging Your Prose

2008年9月2日星期二

推行電子課本不可頭腦發熱

( 註:本文曾於《香港經濟日報》上發表 ( 2008 年 9 月 2 日 ),題為《縱推電子課本、家長未必慳錢》。本網上版與《香港經濟日報》上的印刷版略有出入。)

筆者是電子書的擁護者,堅信「長遠來說」電子書本最終會取代印刷書本,問題反而是,所謂的「長遠」是指兩年、五年、十年、還是更後?

報載政府有意積極研究投放資源推動「電子課本革命」,逐步取代印刷課本,這也許是一件好事。但是,筆者也留意到一些支持電子課本的論點,存在着一些謬誤。

不用昂貴的紙張,不代表價格會下跌

明報社評說,「電子教科書出爐之日,就是家長減輕負擔之時」。這實在是一個美麗的誤會。無疑,紙張是印製教科書的成本之一,而紙價上升,導致印製教科書的成本上升。但是,成本並不是決定價格的唯一因素,甚至不一定是主要因素。紙價再貴,也有人印免費報紙派發,就是一個例子。決定價格的,是供求關係,以及市場開放的程度。教科書市場,是一個半開放市場,選擇教科書的,是學校和老師,但付鈔的,是家長。如某學校選了甲教科書,則乙教科書再便宜也好,家長也不能選擇,目前,家長唯一的其他選擇,是二手教科書 -- 以忍受並非簇新和略為過時版本(與教師手中的版本相比較)等不便,來換取較低亷的價格。而增加這等不便,以提高全新教科書的相對吸引力,正是出版商不斷改版的經濟誘因!

二手書市場將會被關閉

電子教科書無疑會有很多好處,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除非有政府等市場外的力量干預,全面使用某一本電子教科書之日,就是該本教科書的二手書市場關閉之時。何解?電子書者,軟件的一種也。而不同於傳統印刷書本以實物銷售為模式,軟件銷售是以用戶授權為模式的。除非有政府等市場外的力量干預,出版商不會主動做出損害自己商業利益的事,而授權用戶合法轉售二手書的。而當二手書市場被關閉,教科書價格上升的壓力,是會增加,而不是減少!

技術應中立、制式要開放

筆者認為,政府有意積極研究投放資源推動「電子課本革命」,必須堅守技術中立,制式開放等原則。但這樣又有可能會削弱參與廠商的興趣。怎樣在其中求取平衡?另外,是否應等待電子書在非教科書的自由市場讓廠商和技術公平競爭,汰弱留強,政府、家長、和學校才取「漁人之利」?又,電子課本是全球都會面對的機遇,香港作為一個相對小型的市場,應否爭取先於其他地區發展此種科技,理由何在?還是等技術成熟才開始應用?兩種選擇優劣如何?這些都是重要的問題。

2008年8月24日星期日

轉載:申请游行示威的两名北京居民被处以劳教

細看內文,兩位老人家並無沒有被收監,而是被判「所外執行」。不過,我認為這樣做仍然是不對的。各位可在 聮署抗議此事。

轉載自《博訊新聞網》 2008 年 8 月 20 日報導

中国人权获悉,北京访民吴殿元和王秀英,于奥运期间多次向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申请到政府批准的公园区进行游行示威,之后被当局处以劳动教养1年的处罚。吴殿元和王秀英在她们的原住房于2001年被强拆后,就一直不断地向政府上访。

中国人权执行主任谭竞嫦表示:“积极上访的吴殿元和王秀英在申请游行示威后遭到当局处罚,显示了政府所宣称的在奥运会期间专设‘集会游行示威场所’供民众申请游行,不过是在作秀。目前的纪录就是最好的证据:尽管民众提出许多申请,当局除了报复的行动外,并未批准任何的申请。”

据吴殿元的儿子李学惠表示,79岁的吴殿元和77岁的王秀英,从8月5日至8月18日期间,向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申请到新设的“集会游行示威场所” 进行游行示威,共计申请5次。吴殿元和王秀英过去曾经是邻居,她们申请游行示威是为了抗议当局于2001年对她们的住所进行的强制拆迁。她们的5次申请,无一得到当局批准或拒绝的答复。两人于8月5日申请游行当天还被公安局留置盘问10个小时。

8月17日中午,吴殿元和王秀英同时收到北京市人民政府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7月30日签署的“劳动教养决定书”。劳教管理委员会以两人“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为名,决定对其劳动教养1年,劳教期限自2008年7月30日起至2009年7月29日止。劳教管理委员会并决定对两人进行“所外执行”。决定书要求,在所外执行期间,她们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到所居住的县、市以外的地方,必须报经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批准。此外,如果她们违反决定书的规定或其他相关规定,将被投送劳教所执行。

当吴殿元和王秀英于8月18日再度前往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时,执勤的公安人员告诉她们,因为两人已经在8月17日收到劳动教养决定书,所以她们现在没有权利申请游行示威。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

2008年6月15日星期日

Facebook vs the Web

My friend asked me,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acebook and the Web? Specifically, why would one chooses to post a photo, a video, or an article on facebook instead of on the Web (e.g. on Flickr/PicasaWeb, on YouTube, or on blogspot), or vice versa?" This is a very good question, and it points to the essence of facebook. So let me try to provide my answer here.

Both options (facebook vs the Web) are viable and each has its own merits, but there are som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As such you may want to use a certain option in one situation but another option in a different situation.

One of the differences is the visibility of the postings. If you post
something on a blog site, anyone on this world can see it. But if you
post something within the facebook universe, then you can control your posting to be seen only by "Your Friends", "Your Friend's Friends", "Your Network", "Everyone" etc.

Another difference is notification . If you post something on a blog
site, no one will be notified (unless they use a technology called RSS
to subscribe to your site, which not many people would do). If you
post something within the facebook universe, facebook will "feed" the
news about it to your friends. This is a very nice and non-intrusive way of sharing, because if people do not log into facebook and read the news feed, they won't be bothered by your feed.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y do read the news feed, they have a nice summary about everything that is happening to their friends (in the universe of facebook, I mean), including yours. As such facebook helps strike a delicated balance between the "urge to tell" and the "need to know". You won't be perceived as a shameless self-promoter (which I admit I am :-). This is also one of the reasons why
facebook is so engaging. By feeding news about a certain user to her or his
friends, facebook prompts more interaction among the users.

For example, I tend to post personal photos only on facebook, so that they are visible only to my friends, and that the news about their posting will be fed to my friends. On the other hand, if I blog an article, I always blog them on my blog site (http://leeyuiwah.blogspot.com), but I may also post it on facebook. While I don't mind the world to read my blog article (actually I would love them to do so!), I also like my friends to see the news feed about my posting.

This article has been blogged both on my blogsite as well as on the "Note" page of my facebook profile.

2008年5月31日星期六

學倉頡 有三寶



 倉頡輸入法是出了名難學的,學習的失敗率是非常的高的。但是,它又的確有很多好處,例如速度高及流通性廣等。

對於完全不懂中文輸入法的朋友,我還是推介「九方(字型)輸入法」-- 成功率高,而速度中等但足够一般所需。

但如讀者有志學倉頡(如職業需要,或已懂「速成」但想進一步提高輸入速度),我會推介以下三寶:




1. 易頡系統: http://www.ecj.hk

「易頡」有甚麽好處?以下摘自「易頡」網頁:「基本上兼容倉頡第五代和速成。打兩個碼便是速成,打足全部碼數便是倉頡,打不足全部倉頡碼時,易頡便會根據人工智能來尋找最合適的中文字。 … 易頡的口號就是"將知道的倉頡碼盡量打出來"。簡單來說,將一個字知道的倉頡碼盡量順序打出來,不知道或不確定的倉頡碼就不用打出來,最後交給易頡的人工智能來找出最合適的字。非常適合一些會倉頡但不精通的用家。」

另外,選字後易頡會提供每字的正確倉頡碼。這點我認為是極重要的,因為只有從錯誤中學習,才會日有進境。以往筆者學倉頡失敗,我認為就是當時我欠了反查倉頡功能的軟件輔助。

2. 盧偉聲及盧偉權著的書《倉頡輸入法課程》樂知電腦出版(見圖)

市面有很多敎倉頡的書,但我認為只有這書才能解决很多學倉頡的朋友的疑團。

倉頡之難,不單在於要死記基本字型 24 碼及其拆碼規則,而在於它的規則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這些在本書中都講得很清楚。作者既增加了一些從經驗總結出來的規則,也指出了無法解釋、只能死記的情況。

3. 九方(字型)輸入法

用倉頡時,最難過的時候,莫過於某些字想來想去也拆不通,但又趕着要交貨!怎辦?這時便要靠其他方法了。而「九方」無疑是最可靠的了!值得一提的是「九方」還提供了同音字查字法,有時九方碼也敲不出來,或者執筆忘字,也是很常見的,這時「九方」的同音字查字功能就派用場了(*)!而且「九方」選字後也會提供九方碼和倉頡碼,這又是另一個支援「從失敗中學習」的好例子。

能在鍵盤上­飛快地敲中文出來,多爽!祝用倉頡愉快!

(* 後記(2009/06/13):新版易頡現時也有類似功能:同音輸入,英語輸入等)

2008年5月26日星期一

天讉論的反思

莎朗史東的「天譴論」固然是不對。

不過,「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們也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比如說,很多人〔包括筆者在內〕都會反對美軍入侵伊拉克。

可是,當伊拉克局勢一團糟的時候,當陣亡美軍和伊拉克平民的死亡人數節節上升升的時候,我們又有沒有一絲「活該」的想法?而忘記了這些人都是無辜的,並非戰爭的始作俑者?

要痛恨的,應該是那些搬弄亷價愛國主義,痳痺人民的批判能力,騎刼民主制度,並用謊言來發動戰爭的戰爭販子(布殊、切尼等人)!

有關亷價愛國主義怎樣幫了戰爭販子一把,可參見拙作《俗世清流:談美國的公共廣播》︰

  http://leeyuiwah.blogspot.com/2008/01/blog-post.html

2008年5月25日星期日

How much are you willing to pay for a useful tool?

Dear Anthony,

Thanks for your info about Q9 on Mac.

As for the price $250-$350 for the Q9 software, I think it is very reasonable. I have two arguments

1. Q9Tech is doing this software for a very small market—only Hong Kong. This is because in Mainland most people can do pinyin 拼音 and they can use pinyin as a last resort (i.e. if they can’t master any faster input method). In Taiwan, most people can do phonetic 注音 , and the story is similar. Now for HK, I observed that there is a situation of 三分天下 , 倉頡、速成、九方 each gets about 33% of the “market share”, while the first two come bundled “free” on Windows OS.

I am very grateful that Q9Tech is still doing the software despite this smallness of the market. Because Q9 does help many people (myself included) regain their literacy again on the cyberworld (when it comes to the cyberworld, you are still an illiterate 文盲 even if you can use pen and paper but not the keyboard). I want Q9Tech to survive commercially, so I am very willing to pay ...

In some sense, my enthusiasm of promoting Q9 is to 掃盲 :D

2. We tend to be willing to pay for things that are tangible—something that you can touch and feel. If there is a cool gadget (such as iPhone, iPod, laptop, desktop, digital camera, DV, cellphone, portable harddrive, computer speaker, LCD monitor), we are very willing to pay for it, sometimes in the range of thousands of dollars. But when the thing is a piece of software, we are not so willing to pay. But why? We all know (as CS’er we should know this even better) that it takes time and energy and efforts and dedication to build a good piece of software, so why do we think it is okay that the people doing that need not get paid?

Note that I am not against the Open Source Software (aka “Free Software“) Movement. I agree with Richard Stallman, I support “Free” as in “Freedom” (free accessible to the source code), not as in “Free of charge”.

So much for now!

2008年5月20日星期二

九方(字型)輸入法教程 Q9 Tutorial

在職的朋友想學中文輸入法,應該怎樣選擇呢?

我認為,選擇的時候,有兩點很重要的, 就是有關的電腦中文輸入系統, 必須容易學, 而且設計上有「路路通」的考慮。

容易學, 是指最好能在十五分鐘至一小時內能學會。 如是在校學生, 我不反對他們去學比較難學會但輸入速度高的系統( 如倉頡、 快碼等 ) ;但對於一般在職的大忙人, 我認為還是選容易學的較好。在現實生活中,因為抽不出一個小時以上的學習時間, 而無奈繼續做中文電腦「文盲」的人, 實在太多了。

路路通, 是指系統要有多條路徑 (diversity, or multiple paths, of input methods), 如某一字依某一方法 (如九方字型、 或拼音、 或倉頡、 甚至是簡易 ) 查不到字, 系統要有其他方便的方法幫用戶 「解圍」。 這方面我認為九方做得甚好, 因為九方系統中有同音字、 拼音、 關連字等解圍方法。而且,用這些不同的解圍方法查到字後,九方的介面會顯示該字的九方碼,使用戶可以從失敗中學習,循序漸進。

以前我雖是略懂倉頡, 但是在實際應用上,解決不了平均每打約十個字中就留有一個「洞」 (不懂拆碼的字 ) 的問題, 並因而做了 「半文盲」 許多年 ... 經歷太慘痛了。 直到 2004 年改用了九方之後, 我才算是真正地可以在電腦上流暢地運用中文, 所以我現在經常大力向在職的朋友推介九方。(後記 (2009/06/13): 我後來終於學會了倉頡輸入法(見另文),但我還是推薦在職的朋友先學九方,然後再視乎對輸入速度的要求,慢慢考慮應否學倉頡。)

最近我舉辦了一次網上沙龍,就是教朋友用九方。當日我用的 Powerpoint Slides,現已上載。各位可從下列網址下載:

http://www.senseasy.net/leeyuiwah/files/Q9-illustrated.latest.pps


2008年5月8日星期四

香港更像北韓了,值得高興嗎?

【原載於《香港經濟日報》(2008 年 5 月 8 日),題為《「和諧」傳聖火 港人應高興?》。本版本為 2.2 網上修訂版,與原來《香港經濟日報》上的附印版略有不同,敬請留意。】

北京奧運火炬境外傳送,全球最「和諧」的地方是哪裡?是北韓的平壤。和倫敦、巴黎、三藩市、東京、南韓首爾等地的火炬傳送情況有著顯著的不同,在這裡,沒有任何反對北京奧運的聲音,只有支持奧運的一個主旋律。

若果以火炬傳送中能夠表達各種不同意見(包括反對奧運,或藉著奧運向中國政府提出各種各樣的訴求)的自由度來量度,香港在這些不同的都會中,更偏向哪一方多一些?很不幸,也是平壤!

奧運火炬在香港傳送時,沒有遭遇到大型的示威抗議活動,香港的一眾高官,也許會覺得鬆了一口氣。但是他們是否知道?他們正在斷送著香港一直以來賴以成功的核心價值:言論自由、多元表達、百花齊放。用「溫水煮蛙」的比喻來說,水溫又提高了幾度。他們是否知道,在他們鬆一口氣的同時,多少香港人在為他們的表現搖頭嘆氣?他們又是否知道他們在為他們的子女和下一代塑做著一個怎樣的香港?

在火炬傳送的前夕,筆者收到一位好朋友的電郵。他很坦誠地、理性地向我表達了他對「橙色運動」的看法。簡單來說,他認為國家雖然有很多問題,但示威人士選擇在奧運火炬傳送日來表達反對意見並不恰當。他認為示威人士,應該選擇其他更佳的時機來批評中國政府,正如我們如果要教訓瞑頑不靈的小孩,或想提點表現不稱職的下屬,都應該要找好的機會才提出,方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我的朋友的意見相信也反映了不少政府內外的一部份人士的意見,因此值得提出來討論一下。

筆者認為,如果他的意見,是示威人士的個人或團體自身的選擇,那筆者不會反對,甚至有少許贊同。問題是,如果政府以這類思想為指導,並將之實行成為具體的政策,強加這套價值觀在市民身上,那就大有問題。

香港民間有各種不同的意見,只要是符合法律,政府不應該、也無權去進行篩選。政府應該嚴格克制自己,只做「球証」的角色,而不是去刻意地打壓一些 Inconvenient Opinion (在政治為政府上帶來不便的意見)。

但從五月二日火炬在香港傳送的處理中,我們看到政府拒絕了藝術家高志活和作家張裕等人進入香港,雖然所有資料顯示他們來港要參與的活動都是和平的。連影星美亞花露來港,政府人員也毫不避嫌,明確表示「香港有幸參與聖火傳送,不希望有人來破壞」(和平示威算是「破壞」嗎?) 。在五月二日當日,警察在維持秩序時明顯是刻意偏幫「紅色」,阻礙「橙色」(見下開視頻為例),但當日最暴力的其實是「紅營」中廉價愛國的憤怒青年(部份由內地自由行來香港),和警方本身!這說明政府有心無意之間,排除了百花齊放,支持了一「色」獨秀。

香港表現出來的「愛國」,是滲了水份的愛國,是「鹹水樓」,是「劣質奶粉」!

這使筆者想起某些學校,在五月二日當日突然實行「便服日」,內容是如果學生穿紅色,他們可以有自由穿便服不穿校服。弦外之音當然是橙色、黑色免問!換言之,學生有自由表達「愛國」的意見,但只限於校方認為中聽的意見,這是怎麼樣的愛國教育!

朋友張炳玲在五二前夕發來電郵,問了一個意味深遠的問題。她說:「今天不管穿不穿橙色其實都沒所謂,有所謂的是:我還可穿橙嗎?」北韓的人民不用說了。在中國大陸,看來答案也是否定的。在香港,政府對高志活說了「不!」,警察在街頭對「橙色陣營」說了「不!」,上述學校也對同學們說了「不!」他們也許有他們的行政權和酌情權這樣做,問題是,這還是我們所珍愛的香港嗎?


(視頻:警方選擇性執法一例。由視頻中見到,這些警員最關心的,只是不要出現反對派的標語,而不是公眾秩序。當時附近的其他民眾對該標語沒有明顯的反應或抗拒。反應最大的是警方。而反對派的標語毫不激進,只不過是「十億中國人 十億種中國」。但因為不是「愛國」標語,警方不惜動用武力強行搶走。

2008年5月6日星期二

推介:皇甫平評奧運與西藏:不畏浮云遮望眼

筆者個人意見:一口氣看完了9,000字的全文。之後我才恢復了一點對中國未來的信心。以下僅為節錄。

---------------------------------------------------------
不畏浮云遮望眼

轉載自 【《财经网》专稿/皇甫平】(上/下)


http://www.caijing.com.cn/todayspecx/cjkx/2008-04-30/58921.shtml

http://www.caijing.com.cn/todayspecx/cjkx/2008-04-30/58925.shtml

...
办奥运会,中国人近百年的企盼。当它终于要在中国首都隆重举办的时候,忽然让我们遭遇如此尴尬。在我们两次饱蘸激情申奥时, 曾经以为奥运会是在自家庭院里搭台唱戏,向全世界展示民族崛起、太平盛世的舞台;却没有考虑到,奥运会也像一架天文望远镜,把主办国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瑕疵 聚焦和高倍放大。 ...

...  我对这些天来聚集在一些城市“家乐福”集会抗议的中国年轻人们表示理解,但对他们抵制行为并不赞同。中国已经是WTO成员国,号召抵制外国商品 和商家,不是一个聪明的举动。我们要警惕狭隘民族主义和民粹思想对年轻人的影响,政府也需要采取措施防止中国投资环境的滑坡。...

...   中国也曾有过对外的不宽容。1972年,应周恩来总理邀请,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来华拍摄纪录片《中国》。由于安东尼奥尼回避了“文革”中甚嚣尘上的 政治说教,把镜头对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遭到严厉指责。《人民日报》奉命发表评论员文章《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给《中国》扣上“反华 影片”的大帽子。直到江青垮台后,才在外交部一个文件中承认此事“强加于人,给外国人以不良影响”。中国文化部长访意时,特地登门向安东尼奥尼道歉。
  对于率先睁眼看世界的自己人,中国近代史上也曾发生过令人痛心的误解和排斥。中国第一个外交官郭嵩焘,在担任驻英法公使期间,被满朝士大夫参劾为“汉奸贰臣”,著作《使西纪程》书版被毁,郭托病辞职后,回到家乡,家门口被乡绅糊上诋毁谩骂的大字报。...

... 我赞同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的见解:中央政府管理少数民族和宗教事务的官员需要具备高度的民族学、人类学素养,能走进藏人的内心世界,对藏族文化熟悉到痴迷的程度。乾隆皇帝为了接待六世班禅,以帝王之尊恶补藏语。...

...   奥运需要主办城市、主办国的政府与国民表现出成熟的文明心态,依照理性、法制的原则,对待反对意见,营造开放和谐的舆论环境,做国际社会中值得尊敬的一员。...

... 《财经网》编者注:皇甫平是原《解放日报》评论员,《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以1991年底至1992年初的“皇甫平系列评论”而闻名

2008年4月24日星期四

與毓民商确——為甚麼要撐港台

【原載於香港經濟日報(2008 年 4 月 24 日)。本版本為 1.1 網上修訂版,與原來《香港經濟日報》上的附印版略有不同,敬請留意。】

感謝毓民(黃毓民先生)四月十三日(2008年)在太陽報提出問題:「撐港台所為何事?」相信道出了一些人士的心聲,這其中包括了一些相信新聞自由的進步人士。這些人士原來應該會是香港電台的支持者,但可能為了有著與毓民相近的疑問,因而對撐港台的行動有所遲疑。小弟不才,試以一點粗淺的個人意見回答毓民的問題。

心理學中有一個「半杯水」的理論,意思是指一杯半滿的水,你可以把它看成是欠了半杯才全滿,因而感到不快;但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比空杯已經多了半杯水,因而感到快慰。同一個客觀事實,不同的人可以因不同的看法,得出不同的結論。其實,這個理論,同樣可以用來看待香港電台在香港的新聞自由中所起的作用。

香港有好些商業媒體的老闆,在國內有千絲萬縷的商業或人脈關系。另外,他們面對中國的龐大市場,又豈敢輕易把它放過?這些背景,做成近日香港媒體自我審查的情況日益嚴重,新聞自由日漸萎縮。毓民是香港的資深傳媒人,對此應該感受很深吧?

就是在這個大環境之中,香港電台在做著那委屈的、半杯水的、比較堅持編輯自主的新聞機構的角色。您用完美主義來批評她,您可以說她沒有「吉士」(勇氣),取材時可能有時會避過了一些敏感的話題。但是,比起其它不堪的媒體,香港電台已經算是做得出色,撐著一片小小的天地。否則,她不會仍然多次在欣賞指數或公信力調查中名列前茅。

有香港電台的朋友曾經向我透露,即使在今天港台很快有可能會「執笠」(關門大吉),前景極不明朗的陰影下,仍然有新聞界的同業,願意投身港台,為的就是他們受不了他們原來的新聞機構中,那種用扭曲真相阿諛奉承來取代實事求是的做法。港台即使再不堪,卻原來仍然是這些有心為新聞自由而奮鬥的無名英雄的理想國!

又例如撐港台運動中的其中一位成員麥燕庭小姐(現任記協總幹事),曾在香港電台新聞部工作了十三年,後來因為受不了香港電台中自我審查的困擾而憤而辭職的。但她今天反過來為了新聞自由的大原則去撐港台。大家能了解她的苦心嗎?

毓民在文章中又問到,為什麼堅持建議中的新的公共廣播機構一定要由香港電台來過渡組成?

首先,這是世界各地成立獨立公共廣播機構時的都採用的做法,好處之一當然是在人才、經驗、文化、品牌、器材等有形無形資產的繼承上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但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理由。這就是,在今天香港的特殊歷史背景中,「港台轉型」是唯一安全的、能保障新聞自由的做法。「撐港台運動」有一句口號,「公共廣播防假貨、港台轉型最穩妥」。就是這個意思。眾所周知,香港的保守派人士,如已故的徐四民先生,或者是要香港電台「塵歸塵、土歸土」的王紹爾先生,他們為什麼經常反對香港電台呢?不就是因為他們認為香港電台不夠「聽話」,沒有做好「官方喉舌」的角色嗎?我不能理解他們為什麼對那種北韓式的官方喉舌那麼情有獨鍾。但我相信,若政府真的「另起爐灶」,去成立一間全新的公共廣播機構的話,那麼不論是有心還是無意,政府會向香港社會發出一個訊息,就是政府也希望有一間這樣的官方喉舌。到時主政這間公共廣播機構的人士,也會以此方針來經營這間新機構。那時,香港的新聞自由,就會連那僅有的「半杯水」也失去了!

我不要做完美主義者。我認為,能有一片小天地,也要死頂著這片小天地;能有半杯水,也要死守著這半杯水。因此,我仍然會撐港台。也希望有更多的進步人士,加入撐港台的行列中。不要等失去了,才後悔太晚啊!

注:筆者是「撐港台運動」成員 李銳華





(視頻: 2007 年 5 月 27 日 黃雨警告下的一次「撐港台」的行動)

2008年4月11日星期五

廉價愛國主義

北京奧運聖火在巴黎遭遇抗議,五度熄火。有網民深深不憤,認為是「法國有心策劃破壞中國舉行奧運的邪惡行為。 這樣的行為和直接開戰根本沒兩樣, 所以中國應該和法國斷絕外交關係。」這樣的呼籲,竟然可以得到不少網民的響應。在 Uwants.com 的討論區上的投票結果,到目前(香港時間 2008 年 4 月 11 日正午)為止是 72 票贊成, 44 你票反對。

這使筆者想起 2003 年時,美國布殊政府醞釀攻打伊拉克,法國是其中一個最旗幟鮮明反對這場不義戰爭的國家(中國也不贊成,但中國較為低調)。結果激起美國內部的廉價愛國主義者發起反法國行動。其中最搞笑的,是美國國會的餐廳,把薯條的英文名字 French Fries也改為 Freedom Fries 以示劃清界線云云。(見

到現在伊戰四年下來,美國子弟兵被布殊害死的(戰死伊拉克的)人數已超過 9/11 中無辜被恐怖分子殺死之人數。但原來伊拉克侯賽因政權與阿蓋達全無關系(一個是無神論的機會主義者,一個是宗教狂熱的半瘋狂集團。兩者互不信任對方。)

這還未計入近 90,000 多有文件可證實的伊拉克死亡平民 (見 http://IraqBodyCount.org )。如連同無文件證實的死難者,人數更難以估計。

不知當年誓死不吃 French Fries 而只吃 Freedom Fries 的美國人如今怎樣想?

大家可不要跌入廉價愛國主義的陷阱呀!這個世界很紛亂,各個利益集團,包括不同國家的政府,都希望你們感情用事,任他們唆擺,以肥他們一己的私利。你不用腦袋,你的命運就會被操控在他人手上了。

大家要用獨立思考,做現代公民啊!

2008年4月6日星期日

胡佳被判刑,你會「橙色」北京奧運嗎?

作為中國人的我好矛盾 ... 好想國家成功辦好奧運,但面對不公義的事又不能視若無睹。

胡佳的罪名是寫了五篇文章,接受了兩次訪問。這樣都可以說成是「顛覆國家政權」!我們的國家政權真的如此不堪批評嗎?

見曾金燕(胡佳妻子)的《请你告诉我:判决公正吗?

橙色運動也許是一個好的折衷辦法。大家去參與、支持奧運 ---- 但帶著良心去,而不是昧著良心去。

北京奧運橙色運動:《支持橙色運動,支持中國人權!》"The Color Orange Project for Beijing Olympics"

網上聯署聲援胡佳:《立即釋放北京維權人士胡佳

延伸閱讀: 《何谓“煽动颠覆国家政权”?

轉載:胡佳妻子曾金燕:请你告诉我:判决公正吗?

[ 網主按:本文最末有聲援胡佳的網上聯署及聲援人權的「橙色奧運」的連結。請廣傳。「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謝謝! ]

轉載自《曾金燕 了了園》

作者是胡佳的妻子曾金燕


当年竞争奥运主办城市时,北京输给悉尼,胡佳流泪了。现在中华民族终于能举办奥运会了,胡佳很高兴,但他不希望这是践踏人权的奥运,不希望是建立在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痛苦上的奥运,他希望是真正荣耀中华的奥运,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批评贪官污吏,提醒当局改善人权,他却因此身陷大牢,我又痛心又失望。



请你告诉我:判决公正吗?


4月3日法院开庭,判胡佳(身份证用名:胡嘉)"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没收胡佳的笔记本电脑、无限(线)上网卡、无限(线)路由器、ZTE中兴调制解调器、上网卡、写有"蔡楚"邮箱的A4纸和小灵通。

宣判结束,几经挣扎抗议,我最后获得了自己走路的权利。国保警察把我放在八宝山地铁站出口的街道旁,一群认识及不认识的朋友跑来见面。许多人问我"判决公正吗"?

我想问天下人:如果是你的家人,在被长期软禁在家的情况下,因为写了五篇文章、接受了两个采访,就被法院判刑三年六个月外加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公不公?

我想问胡锦涛主席和主持司法工作的各位领导:在宪法首先保障的公民言论自由条款下,一个长期被非法拘禁的公民,因为写了五篇文章、接受了两个采访,就被法院判刑三年六个月外加剥夺政治权利一年,体现了"法治精神"吗?体现了"司法公正"吗?

法院认定的"罪行"、"人证"和"物证"

我反复仔细阅读法院的判决书。(里面有几个错别字,如"其间"应该为"期间","无限"应该为"无线"等。)法院认为"被告人胡嘉以推翻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采用书写文章在互联网上和在接受境外媒体采访时发表煽动性言论的方式进行造谣、诽谤,煽动他人推翻我国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其行为已构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依法应予惩处"。胡佳被指控犯罪的文章是:

l 《赶上民主列车时 东亚睡狮猛醒日》,内容是2001年胡佳发给朋友的私人信件,标题不知是谁加上去的,法院没有采用这篇文章。警方质问胡佳及收信人王力雄时,他们都由于所隔时间太长,记不清楚了。

l 其他被法院认定并用于定罪的五篇文章是:《林牧老先生于今日下午14:00前后过世》、《郭飞雄和江伟与〈沈阳政坛地震〉》、《一国无需两制》、《中共十七大之前 中国政法系统大范围制造恐怖气氛》和《国庆及十七大来临 警方连续侵犯公民权利》。

l 被法院认定并用于定罪的两篇采访是《胡佳谈高智晟律师被绑架前后的情况》及《向专制的体制发起和平的挑战》,据称胡佳接受了录音采访,内容为对方所编辑,题目为对方所加。

言论自由受我国宪法及国际法保护。胡佳的言论不但没有对社会造成危害,反而帮助缓解了部分人群与政府的矛盾。如:有访民曾表达如果没有胡佳帮助传递他们的蒙冤案情文件,他们只好自杀或爆炸同归于尽。再者,政府在施政过程中,公民有权对政府官员和某些侵犯人权的做法进行批评。退一万步讲,"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因为你不喜欢一个公民的言论和尖锐批评,就先把他非法拘禁几年,然后再把他关到大牢,法院难道是用来干这个的吗?胡佳的这几篇文章,在网上都可以找到,建议每个读者都亲自读一读。

法院所采用的证人证言是:

l 曾金燕,证明胡佳用自己的白色电脑上网;

l 腾彪,证明认识胡佳并见到胡佳在网上发表了文章;

l 齐志勇,证明认识胡佳并知道胡佳在互联网上发表文章,也知道胡佳把文章发到编辑蔡楚的邮箱里,并听到警察给齐志勇的录音声音是胡佳的;

l 叶明华,证明胡佳曾经给他打电话问他的父亲叶国强被公安机关拘留一事,也证明胡佳打电话告诉他已经就叶国强被拘留一事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博讯网"上。

在此我只想提醒各位,胡佳被羁押时,我被非法软禁在家并被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便衣警察非法住到我家并对我说:"不配合就连你一起抓";警察反复找我做笔录,并以"不配合就把你带走,然后格外开恩让你三个小时喂一次奶";最后我在2月12日接受了警察的询问笔录,内容如上所言。胡佳被羁押后,腾彪被警察多次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威胁要求配合,被没收护照,被便衣警察绑架非法关押两天,并经常被软禁;齐志勇被便衣警察强制带离北京一个多月的时间,随后被软禁;叶明华的父亲和堂兄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形式拘留,目前取保候审在家,他的叔父叶国柱至今还在监狱服刑。

从这些所谓的"证人证言"里,难道就可以得出胡佳有罪的结论吗?再从程序正义的角度,我想问世界各地从事法律工作的各位,尤其想问中国司法工作者:采用被绑架、被软禁、被挟持的证人证言,公正吗?体现了中国政府官员对胡佳案的回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

再看法院所采用的物证:

l 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监控中心出具的:每篇文章发表及被转发的域名和网页链接信息、网站服务器信息、文章被点击次数信息、回复信息;

l 北京市网络行业协会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2008)鉴字第1号-补充《司法鉴定意见书》,内容为从胡佳的电脑里提取的数码照片和网上的照片相同;

l 公安机关出具的:从国际互联网上下载并由胡佳签字的文章;

l 公安机关出具的:号码为86000663的小灵通;

l 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出具的:书证,证明小灵通的使用者是胡佳;

l 公安机关出具的:胡佳的身份证明及被捕经过。

我想问大家,这些物证,证明了什么?证明了胡佳颠覆这个国家政权?

胡佳和家人的意见

最后看法院所采取的胡佳在3月18日的陈述:"被告人胡嘉在法庭审理中,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予以供认"。4月3日开庭宣判总共20分钟左右,胡佳除了回答法官自己是"胡嘉",其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对律师点了个头,肢体语言上再没有其他的表达,他甚至没有看到家人。旁听席上除了我和母亲,其他都是些家庭主妇、学生以及陌生男子,我还看见一个男子睡着了。宣判结束时,我看见胡佳转身,神情漠然地要离开,我叫他的名字"胡佳……",他离我一米左右,却没有听见我叫他,被法警押走了。

胡佳承认那些文章都是他写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胡佳有罪。没错,胡佳署名公开发表文章,全世界有目共睹,他是在履行宪法赋予他的言论自由权。法律也赋予公民在审讯中保持沉默的权利。但是胡佳是人,不是刀枪不入的神仙。他被羁押的第一个月,几乎每天晚上被提审,每次持续6-14个小时,白天他还要参加看守所的活动,如每天上午6点-12点是"坐板"时间——即坐在板凳上一动不动。所谓的审讯,根据国保警察对我的叙述,大部分时间是对胡佳"进行说服教育"、"让他转变思想观念以早日回归社会",这是输灌还是洗脑[1]?他见不到任何可以给他支持与帮助的亲人和朋友,也几乎没有放风的机会。这种极度疲劳并可能严重危机健康的情况下,他还有能力表示抗议吗?疲劳审讯、剥夺睡眠及放风机会,都是违反看守所规定的。

宣判结束后法官问我们家属有什么问题,我把胡佳被非法拘禁、被不人道对待等事细说一遍,并问法官是否已经考虑这些因素。法官做了一番解释,大意是法官的职责是根据控辩双方的陈述来做宣判,我提的这些事情,不在他的职责范围内。

我坚持要自己离开法院,国保警察不准,态度也不好,有人还非常蛮横,但总体上算是有克制。我说:"法院是保障人类尊严的地方,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地方,在这里你还要非法限制我的自由吗?"法院的工作人员也做我的思想工作,让我坐国保警察的车走。我悲哀地对法院的工作人员说:中国的法治不落到实处,我们的情况无法改善。一个处级国保警察马上对我大声说:所以你们要颠覆政权……我说那可是你说的话,我要的是法治落到实处!

胡佳同意律师作无罪辩护,但是他希望尽快结束程序,尤其不希望他的案子牵连别的人(我想他可能指的是滕彪律师,他们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被多次质问)。他对李律师说哪怕只是提前一分钟回家也好,回家抱我们的小宝贝。看守所里还发生什么事情,他不说,我们不知道。有时我也不敢说话,因为害怕更进一步的报复。他们可以不打胡佳,但是用许多方法让他痛苦。而这只会更严重地伤害他的健康。作为家人,我希望他能从健康角度考虑,保重自己。

我很恐惧,在被威胁"不配合就连你一起抓"、"不配合就把你带走,然后格外开恩让你三个小时喂一次奶"时,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怎么办?当年竞争奥运主办城市时,北京输给悉尼,胡佳流泪了。现在中华民族终于能举办奥运会了,胡佳很高兴,但他不希望这是践踏人权的奥运,不希望是建立在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痛苦上的奥运,他希望是真正荣耀中华的奥运,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批评贪官污吏,提醒当局改善人权,他却因此身陷大牢,我又痛心又失望。但无论如何,我会尽一切努力,保护我的家庭,尽一切的可能,让胡佳早一天回家。

谁可以见到胡锦涛主席?如果见到主席先生,请帮我问一问他的看法,胡佳的案子,究竟判得公不公?(全文完,文后附上新华社对胡佳案宣判的中英文报道。)


[1]对胡佳高密度地进行"说服教育"让他"改正思想",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做法。学者朱鸿召曾经对吴思提起过,1942年10月召开的一次西北局高干会,毛泽东作开幕报告,为了让那些与毛泽东不是一条心的人转变过来,会期竟长达88天,不转变就不散会。(吴思,《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第181页。)

新华社对胡佳案宣判的中英文报道:

新华社:胡佳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3日对胡嘉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案宣告一审判决,认定胡嘉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1年。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胡嘉于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间,先后以在境外互联网站发表文章、接受境外媒体电话采访的方式,多次煽动他人颠覆中国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发表的《中共十七大之前中国政法系统大范围制造恐怖气氛》、《一国无需两制》等文章和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谈话中,胡嘉进行恶意造谣、诽谤和煽动,妄图达到颠覆中国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胡嘉撰写的煽动性文章以及被制作成音频或整理成文字的采访录音,被境外多家网站链接和转载。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胡嘉诽谤、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其行为已构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鉴于胡嘉在法庭庭审中能够悔罪,表示愿意接受法律制裁,依法可对其酌予从轻处罚。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五条第二款、第五十六条第一款和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作出前述判决。本案审理期间,法庭充分保障了被告人胡嘉的诉讼权利。在庭审中,胡嘉除自己行使辩护权,其委托的辩护律师也发表了充分的辩护意见。庭审和宣判时,胡嘉的家属均到庭旁听。

胡嘉(曾用名胡佳),男,1973年出生,汉族,大学文化,无业。(完)

Hu Jia sentenced to 3.5 years in jail

Hu Jia was sentenced Thursday by the Beijing First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to three and half years imprisonment, with one year deprivation of political rights, for subverting the state.The verdict said Hu, a married father aged 34 and the holder of a college degree, libeled the Chinese political and social systems, and instigated subversion of the state, which is a crime under Chinese law.Considering Hu's confession of crime and acceptance of punishment, the court decided the ruling with leniency and announced a less harsh prison sentence.The court heard that from August 2006 to October 2007, Hu published articles on overseas-run websites, made comments in interviews with foreign media, and repeatedly instigated other people to subvert the Chinese political and socialist systems.In his two website articles, 'China Political Law-enforcement Organs Create Large-scale Horror ahead of CPC National Congress', and 'One Country Doesn't Need Two Systems', Hu spread malicious rumors, libel and instigation, in an attempt to subvert the state's political and socialist systems, the court said in the verdict.The articles written by Hu and his interviews were widely relayed by overseas-run websites, the court said.

延伸閱讀: 《何谓“煽动颠覆国家政权”?

網上聯署聲援胡佳:《立即釋放北京維權人士胡佳

北京奧運橙色運動:《支持橙色運動,支持中國人權!》"The Color Orange Project for Beijing Olympics"

2008年4月5日星期六

十九世紀的沙龍在今天

我的性格好交朋友,也算是在各行各業都認識了一些人。但我比較不喜歡風花雪月、嘻嘻哈哈的淺交。偶一為之雖然無妨;但過多的話,我就會「潛水」(婉拒謝絕)或「閃人」(托詞離開)。其實,與人相處時,我更感興趣的,是從與不同的人的對話中吸收新概念、新知識。

十九世紀的歐洲知識分子,有一個辦「沙龍」(Salon) 的傳統。文人、雅士、藝術家、政治家等,會不時聚首一堂,或分享文化、藝術、科學成就的心得,或月旦時事。既優雅,又有用,一直是筆者仰慕的傳統。

筆者朋友圈中,雖不時有飯局、聚會、行山等活動,但都是聯誼、社交的性質。聚會時很少會認真的去討論一些話題。另一方面,在大學裡雖不時有學術研討會,絕對認真,但內容都是分科分類的,非常的專業。隔行如隔山,知識分子之間有一條又一條的鴻溝,難以通過研討會來跨越。此方說,搞社科研究的,很少會出席工程學院的研討會;搞工程的,又很少會去音樂系的座談會。更何況,不少有趣的話題,根本不會成為大學裡的科目或研究領域。

筆者在大學當研究生時,真的試過辦過一些類似沙龍的活動。是在系裡組織研究生們辦一些不是純粹學術性的座談會,比如請已畢業的校友分享工作心得,或請系裡的老師講講他們當年做研究生時的趣事,或一起觀賞英語經典處境喜劇兼學英語等。也曾熱鬧過一陣子。但是,在系裡辦這些活動,先天注定來者都是同系的。距離十九世紀的沙龍裡那種跨學科的人文精神,還是差了一截。後來筆者離開校園,也就沒有再辦了。

另外一些比較接近十九世紀沙龍精神的活動,是在香港大學的舍堂(明原堂宿舍)裡的 High Table Dinner (高桌晚宴)或中大新亞書院的雙週會。筆者就曾在這些場合,見過當年還未當財政司司長的梁錦松(時為 1988 年),去過南極的李樂詩,攀登過珠峰的鐘建民,還有作家阿濃等,真是各自各精彩。但這些活動是強制出席的。同學們被強制出席,可能心裡滿不是味兒。他們未必知道,他們是身在褔中不知褔啊!而且,這些活動又偏向大型,多只是單向的演講多於雙向交流。還不是筆者心目中的沙龍。

我在香港時,有時也真的想過在自己家裡辦沙龍,奈何家中蝸居淺窄,又偏處新界。更因香港無此傳統,不知如何開口邀請。也只有作罷。

最近筆者因社區的工作需要,而在嘗試 GotoMeeting.com 等網上會議的服務,忽然醒覺原來可以用網上會議服務來辦網上沙龍,並真的試辦了一次。效果也真不錯呢!唯一美中不足的,就不過是不能把酒碰杯罷了!

第一次的網上沙龍以熱門玩意 facebook 為題。以 tutorial 的形式向我的朋友簡介在 facebook 中主要的活動是甚麼;哪些facebook 中的features (applications) 其實不甚重要,可以忽略;另外在用 facebook 時有些個人私隱的考慮需要注意的,我也簡介了一些。當日我用的 Powerpoint Slides 可在此下載 (PPT | PDF) 。

互聯網,真是愈用愈有用呢!

2008年4月1日星期二

我們香港人很刻薄

我們香港人很刻薄
—— 從裸照風波反思香港的文化特質

藝人裸照一案,再一次反映了香港的文化特質——我們香港人是很刻薄的。

案中幾位藝人,原來是受害者,但大部份圍觀看熱鬧的群眾給他們的反應是甚麼呢?不是冷嘲熱諷,就是嚴詞苛責。

甚至到了「阿嬌」站出來委婉地表示歉意,評論員們,也沒有停止落井下石。一邊是「除了天真與傻,還有對錯!」;另一邊是「大家鄙視的不是你的放蕩,而是你的虛偽!」蔚為奇觀。

一時間,才子名嘴們彷彿在進行罵人比賽,競相找出最尖酸刻薄的金句,灑在受害人身上。而讀者們看到之後,又擊節讚賞,互相轉寄、連結,奔走相告。

整件事給我的感覺,像是在羅馬帝國的鬥獸場。獅子和奴隸在廝殺。當獅子把奴隸撲下,並從他的身上撕下一大塊肉時,興奮的觀眾就爆出高聲的歡呼,響入雲霄。

評論員們,不再只是嫉惡如仇,而是嫉弱如仇,嫉殘如仇!而讀者們,都變了嗜血的群眾——哪怕血原來是來自被人刺傷的受害者。

在這裡,我不想責難任何人,畢竟,苛刻與寬容,是一種價值取態,並無客觀的對錯標準。我只想各位反思,香港人在討論公共話題時是怎樣變得這樣苛刻、涼薄、冷血?

是有原因的。

原因是香港有一個畸形的假民主政治制度。除了極少數既得利益者之外,香港大部份人只能論政,不能執政。民選議員們即使能被選入立法會,在功能組別和分組投票兩大金剛箍下,他們實際上也不能對政府施政有真正的影響力。

在這一種背景下,參政的人發現,他們不能辦實事,只能開口罵政府。他們發現,做事雖然有心無力,但講話可以天下無敵!

在 2003年,市民發現,他們不能投票趕走他們不喜歡的特首和廿三條法案,只能上街吐烏氣。結果,有五十萬人這樣做了。

久而久之,政客名嘴罵人言辭愈苛刻、愈激進,便愈受歡迎。從九十年代初期開始,先後造就了黃毓民的「癲狗」、鄭經翰的「十點前特首」等名嘴。其後有人使各種橫手令他們收聲了。但縱使他們封咪了,在基本矛盾並未消除的情況下,他們的精神在香港長存!很多市民平日私下謙厚仁愛,但一討論到公眾事務,就劍拔弩張青筋現。人人都彷彿滿肚怨氣。在公共空間中,香港人的文化是:逢高官皆狗官,凡政策皆陰謀。逢有災害,必是人禍。問責制是凡事必要有人被罵個狗血淋頭。結果,政府施政動輒得咎。而這一切,又都是壓抑在一片主流媒體的歌舞昇平之下。表面風平浪靜,實質內裡是波濤洶湧,隨時待機而發。

這種苛責文化,已經刻入了我們的 DNA 中。也從政治議題蔓延到其他公共空間的話題,如沙士事件。苛責的對象,也由高官政要蔓延到其他公眾人物身上,如今次的受害藝人。香港人不是沒有溫文爾雅、寬容克己的冷靜分析,但他們都已被淹沒在其他聲大夾惡的評論中。他們被時代的洪流淘汰了。

要把香港從這個巨大的壓力鍋中釋放出來,讓民間的各種怨氣有正常渠道釋放、消解,只有一個方向。就是開放實踐參政的渠道,讓有著各種不同利益和價值觀的人們或他們的政治代表,通過投票或執政來表達並實踐他們的施政理念,而不只是太聲吵鬧訴不滿。

香港人有一句話:「你講得咁叻,你o黎做o剌!」正是這個意思。實踐,除了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疏道苛責文化的一個良方。

可惜,我們還要等。在 2020年前,我們仍要活在這個壓力鍋之中。四十年前的 60 年代,高壓的港英殖民統治,要通過一場血腥的左派暴動才能糾正。今日的香港,不知還要付出多大的社會代價,經歷多少的大小風波,才能捱到 2020 年?

-- 完 --

後記:本文原寫於 2008年 2 月底,打鐵本應趁熱。但筆者為了追求本文可被更多讀者讀到,決定投稿於某報。不幸因稿擠一直沒有付印的機會。現筆者從報館取回發表權改在部落格發表。這世界,好在重有 Internet!另,本文上半部份(提出問題部份)曾於聲音媒體發表(RTHK1「公民社會」「天地博客」(2008 年 2 月 29 日 3:20 pm)。接此收聽)。

2008年3月28日星期五

「疑似殺港台」報告書一週年:政府應釋出善意


不經不覺,本月 3 月 28 日,就是「疑似殺港台」報告書發表一週年之日。

「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去年發表的這份報告書,對香港的公共廣播有甚麼貢獻呢?有!就是因為這份報告書,激起了香港電台員工上下一心,以「正在公共廣播」為口號,勢保港台;也激起了民間「撐港台運動」的成立,申明他們「挺公共廣播、撐香港電台、爭言論自由、反另立假貨!」的訴求。

這份報告書,對香港政府有甚麼貢獻呢?有!海內外的關注新聞自由的組織,如「國際記者聯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香港記者協會等組織,接連發表公開信給曾蔭權政府,提醒他們公共廣播、香港電台和新聞自由對香港的重要性。香港政府大概免費得到了不少溫習的機會,重讀了一點「現代社會管治 101 」等基本原理罷!

到了 2007 年 7 月 1 日,在港島,有萬人揮動「撐港台、撐普選」的三角小旗(見圖)。香港人知道,除了民主是要靠自已爭取,公共廣播和新聞自由也是要靠自已爭取的。這可以說是很好的一課公民教育。比起每天在電視台播國歌讓大家肅立(或趁機上洗手間),效用更為顯著呢!

話說回來,如今這個政府與香港電台暨香港民間之間劍拔弩張的亂局,應該如何收拾呢?讓我們試試從歷史中找答案吧?

曾幾何時,香港有一個特首叫做董建華,他的民望節節下降,而數據被香港大學的民意調查中心量度了出來。他的陣營,不去追本溯源,了解民望低企的原因,卻派「路公公」去密晤鄭耀宗(鄭是港大校長,民調中心主任鍾庭耀的上司),要求民調中心如此如此,否則「陰乾」云云。從此,「陰乾」一詞成了香港社會上的一個新詞彙,它形象地反映了有權有勢的人,是可以怎樣無聲無色地欺壓他人。而有關人士在這件事件中對民調結果「掩耳盜鈴」,其想法之幼稚,其策略之可笑,實在罕見。而將來的歷史書上也自然不會少了關於他們的一頁。

董建華的接班人曾蔭權就強多了。他看起來此董建華更加明白現代社會的管治原理。相信他不會以「掩耳盜鈴」來看待新聞輿論對政府的批評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曾蔭權應該會有這樣的修養吧?可是,香港人總是覺得曾蔭權政府是在「陰乾」香港電台呀!那不是把曾蔭權比作董建華了嗎?

依小弟愚見,如果曾蔭權想糾正香港人的誤解,不如就在這份報告書發表週年之際,釋出善意,推出以下三項政策。

1. 公開宣布否決接納報告書中「疑似殺港台」的部份,包括惡名昭著的第 96段(「委員會認為把港台轉變成為公共廣播機構並非良策。」)。

2. 委任一個真正能令香港電台上下和香港市民信服的人士出任廣播處長。這位人士,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也不用放寬聘用條件。就只看政府有沒有胸襟而矣。

3. 政府實行了上述第一點,則該報告書的爭議性即時大減。實行了第二點,則港台和民間對政府的疑心也會即時大減。這樣,大家就可以平心靜氣地討論報告書中餘下對公共廣播的建議,為香港建立一個真正獨立的公共廣播機構。(相信沒有人會認為香港應該學北朝鮮搞「官方喉舌」吧!)

又曾幾何時,香港還有一個李國章暨羅范椒芬對教育界的故事,它說明了香港雖然並沒有民主,但並不就見得政府可以事事「霸王硬上弓」的。而且,逆民意行事的巨人哥利亞,還會被小不點的大衛所扳倒呢。政府與其施打壓、惹猜忌、增敵對,倒不如釋出善意,讓大家都可以休養生息,積極地共建美好的香港。曾蔭權是個聰明人,想信他會明白這個道理吧!

(鳴謝 Mr. Gary Pollard 提供照片 Photo copyrighted by Mr. Gary Pollard in 2007)

2008年3月21日星期五

事先張揚的殺台事件

「撐港台運動」提提您,3 月 28 日 是黃應士先生公布提交「殺港台」報告書(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報告書)予特區政府一週年的日子。

我們呼籲大家以各種形式,如在報章撰文,和家人、朋友、同事討論,在 facebook 、部落格 (blogs) 或其他公共論壇發表意見等,提醒市民香港電台仍在水深火熱的被「陰乾」狀態中,香港的公共廣播奄奄一息,而香港的新聞自由則日漸萎縮。

請齊發聲!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魯迅」

查詢電郵: info AT saveRTHK DOT org

The SaveRTHK Campaign would like to remind you that this coming Mar 28th will be the one-year anniversary of the unveiling of the “RTHK-killing” Report (Review of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submitted by the committee with the same name, which was chaired by Mr. Raymond Wong.

We call upon everyone to use your own means, such as writing articles on newspapers, discussing with your family members, friends, or colleagues, or expressing your concerns on facebook or blogs or other public forums, etc, to remind Hong Kong people that RTHK is still in this difficult situation of being “dried up”, that public broadcasting in Hong Kong is withering, and that the press freedom in Hong Kong is shrinking day by day.

Please speak out before it is too late!

Enquiry email: info AT saveRTHK DOT org

2008年3月15日星期六

最後的一課

電腦系教授 Dr. Randy Pausch 身罹絕症,但面對死亡,他選擇快樂地渡過餘下的每一天,並言傳身教,給他在美國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的學生上了最後的一課,講他童年的夢想,和他怎樣去實踐這些夢想,和他怎樣幫助別人去實踐他們的夢想。電視台知道這個故事後,請他在 Oprah 的節目中扼要地把他的最後一課再講一次 ...


希望你也會喜歡上這一課,也請你把這一個故事廣泛傳播給你的朋友和家人。

注意:以上為 Dr. Pausch 的最後一課的電視台重演版。時間所限(10 分鐘),他只能扼要地說了個大概。事實上,他原來在 CMU 的最後一課長達 2 小時 。我個人覺得完整版更值得看,只是不知大家是否能抽出 2 小時來把它看完?完整版也可在 YouTube 上找到,共有 0-10 共 11 段,每段長約 10 分鐘(下列者為第 0 段)。

另外,他的講辭還有英文筆錄英文字幕版中文字幕版以及多種語文翻譯(包括中文)和其他資料,包括他的最新近況,這些都可在此連結找到。

2008年3月11日星期二

與馬家輝的一席話

香港電台的節目,在網上可以重溫,但只保存一年。前幾天忽然想起去年在香港時,曾受馬家輝博士的邀請,出席了他在 RTHK 2 主持的節目《思潮作動》,說來己快有一年了,該節目的檔案豈不即將會被刪除?於是我趕忙到 RTHK 2 的網站,將該節目重聽了一次。

在節目中我們談到了在大學當老師的苦與樂、外間對工程師的一些 stereotype、以及我對「成功」的一些(可能算是「另類」的)看法等等。幸不辱命,當日我舌頭沒有打太多的結,也總算能把心中的一些想法完整地表達出來。

各位朋友如有興趣,也可以趁該檔案還未被刪除之前到網上收聽。該節目長一小時。

(Version 2.0)

2008年3月9日星期日

轟轟烈烈 vs 細水長流

很快又一年了。在 facebook 上收到司徒華先生的邀請,是關於今年(2008)的「六四」十九週年的維園燭光晚會。由於我現在仍然身在美國。看來今年又要缺席了。

這幾年來,每年「六四」時,在我家中都有一項「儀式」,就是重溫美國導演 Carma Hinton 的紀錄片《天安門》(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1996)。我認為該片仍然是反思(對,是反思,不單只是紀念)1989 年六四事件的最好材料。

http://tsquare.tv/film/reviewex.html

1989 年「六四」時,我正在香港大學當研究生。由於事發時正是本科生考試期間,在蜀中無大將的情況下,也因為受到北京學生的感召,我硬著頭皮當上了港大學生會的民運支援組織的秘書長(當時共有兩個秘書長。在最關鍵的幾個星期,我們是每十二小時交換值班一次的)。整個五月六月,幾乎沒有回過宿舍和老家。我算是親身參與、體驗了一次歷史事件。

在這之後,很自然地每年我都有在思考「六四」事件中的對與錯。但可以說,我是到了七年後,即 1996 年當我看了《天安門》一片時,我才恍然大悟,把整件事情想通了。我的體會大概如下 ... 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都喜歡搞轟轟烈烈的革命,而不喜歡幹細水長流的實務。但是,如果我們真誠地希望有一個更美好的社會,我們就不能逃避看似瑣碎、平庸的工作。大部份 89 民運的參與者,都希望中國進步,但當時的中國需要「再次革命」嗎?中國能承受「再次革命」的社會衝擊嗎?即使革命真的發生,革命後會有真正的民主嗎?還是只會帶來新的一個獨裁的「革命政權」?如果大家所追求的不是革命而只是「和平演變」,那麼運動的策略應該是甚麼?而為什麼這種策略不能在運動中體現,而最後運動要以流血收場?

這些問題, Hinton 都提供了一些很好的看法,希望你們也會喜歡這部電影。

共勉!

P.S. 該紀錄片在香港是由「映象無盡有限公司」發行,但不知現在在市面上是否仍然能買到。

YouTube 上有片段,但可惜該批 YouTube 片段錄影時的畫面的質素欠佳。

2008年3月7日星期五

當鋼琴遇上起重機

鋼琴與起重機,看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它們會有甚麼關係?

最近在我身上發生了一個小故事,使我又有了一點體會。事緣兩個星期前,我終於能有空去進行我回來美國後幾個月都未有時間完成的心願,就是去買一部鋼琴。我在本地的中文報章上看到一則廣告,有人出讓一部「易手」(二手)的 Yamaha U3 鋼琴。於是我僱了一位調琴師一同前往看琴。鋼琴雖然已有近22 年的歷史,卻保養得非常之好。調琴師對我說,這琴這麼好,如果我不買的話,他會把它買下來!因此,我並不需花太多時間考慮,便決定買下這部鋼琴。

可是,要把這鋼琴搬回家中,卻原來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原因是我家住在「柏文」(apartment) 二樓,進門要上一道樓梯,之前還要轉一個彎。就是這個彎把搬琴的師傅難到了。他們雖然一行有四個彪形大漢,在那轉彎位面前還是「望門興嘆」。(見圖片及視頻)


(點擊圖示播放幻燈片)


搬琴公司的「科文」(foreman)說,你這琴進不了門,還是從露台吊進去吧。我隨口的「哦」一聲,心中卻在納悶,這琴這麼重,怎樣才可以吊上露台?原來他說的不是用人力吊上露台,而是要用起重機!

按照 foreman 的指示,我依著「黃頁」電話簿(當然是網上版)上的電話一家家的打去問,果然在鄰鎮找到一家起重機公司。老闆說鋼琴他未吊過,不過浴缸、古董傢俱等奇怪東西他都吊過。收費按小時計算,第一小時收費 325 大(美)元。

一切聯絡妥當,於是便與搬琴公司和起重機公司相約幾天之後(即是本週三 3月 5 日)行動。而鋼琴則暫時寄存在搬琴公司的貨車上。到了當日,兩家公司來到,不消 25 分鐘便把任務完成。(見圖片及視頻)


(點擊圖示播放幻燈片)


到那一刻,我才算是擁有一部真正的鋼琴!(我以前用的是數碼鋼琴,並不是真正的 acoustic piano。差別是彈數碼鋼琴時,總是少了彈真鋼琴時的那種由弦線震動所發出的「動」人心弦的感覺。)

回到文首的問題,那到底鋼琴和起重機有何相干?從這小故事中,我的體會是這樣的。鋼琴,似是陽春白雪,給人一種高貴優雅的感覺;而起重機,卻似是下里巴人,給人一種低下粗俗的感覺。但是,在命運的安排下,這高貴優雅的鋼琴,之所以能「過門」進我家,最後靠的還是下里巴人的起重機!

我們的社會,喜歡論高下,排大小。職業要分貴賤,地位要看收入。很多人心中只有一把尺,不是利,就是名。卻原來這個世界其實是多元的,並不只是有一把尺。這社會每天的運行,靠的是人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沒有了每一個崗位上敬業樂業的每一個人,群策群力,我們的社會,其實一天也過不了。

Version 1.1

2008年3月1日星期六

Two-legged robot walking

My friend Victor Lee is the man behind the micro-controller that drives this two-legged robot. Very cool!

From http://www.mcu.hk

This is a very crude home-made bipedal with 6 DOF made of Futatba 3003 servos, driven by the MT-SC13SQ servo sequencer and powered by a 7.4V Li-Polymer battery. Enjoy!



2008年2月29日星期五

刻薄

【原發表於「香港電台第一台」「公民社會」「天地博客」(2008 年 2 月 29 日 3:20 pm)。接此收聽

藝人裸照一案,其實再一次反映了香港的文化特質——就是在討論公共話題時,我們香港人是很刻薄的。

案中幾位藝人,原來是受害者,但大部份圍觀看熱鬧的群眾給他們的反應是甚麼呢?不是冷嘲熱諷,就是嚴詞苛責。

甚至到了「阿嬌」站出來委婉地表示歉意的時候,我們的評論員,也沒有停止落井下石。一個說「除了天真與傻,還有對錯!」;另一個說「大家鄙視的不是你的放蕩,而是你的虛偽!」這種苛刻,可說蔚為奇觀。

一時間,我們的才子名嘴彷彿在進行罵人比賽,競相找出最尖酸刻薄的金句,灑在受害人身上。而很多讀者看到之後,又擊節讚賞,互相轉寄、連結,奔走相告。

整件事給我的感覺,像是在羅馬帝國的鬥獸場。當獅子把奴隸撲下,並從他的身上撕下一大塊肉時,興奮的觀眾就爆出高聲的歡呼,響入雲霄。

我們的評論員,不再只是嫉惡如仇,而是嫉弱如仇,嫉殘如仇!而我們的讀者,都變了嗜血的群眾——哪怕這些血,原來是來自被人刺傷的受害者!

在這裡,我不想責難任何人,我只想大家反思一下,我們香港人在討論公共話題時是為甚麼變得這樣苛刻、這樣涼薄、這樣冷血?我們傳統價值中講究的美德:恕、仁、愛、寬容,為甚麼好像已經從我們的文化中消失了?

就讓我以這兩條問題,作為大家這個週未的功課,給大家思考一下罷!

2008年2月27日星期三

公共廣播 俗世清流

【原發表於「香港電台第一台」「公民社會」「天地博客」(2008 年 2 月 27 日 3:08 pm)。接此收聽

公共廣播的一個重要價值,是它能豐富了媒體的生態,使其更加多元化。而且公共廣播機構傳統上比較不受商業利益和政治壓力所左右,往往是俗世中的一股清流。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發生在2003 年的美國,在布殊政府向國民「推銷」伊拉克戰爭的前後。話說 2001 年 9/11 恐怖份子施襲之後,美國國內廉價愛國主義汜濫,各個商業媒體害怕被人視為不夠愛國,因而自我審查,不敢質疑政府的政策,結果間接地當了布殊政府的幫兇,促成了一場不必要而無辜害死近九萬平民的人禍。

美國人的民意是怎樣形成的呢?據《馬利蘭州大學》的一項在2003 年 1 月至 9 月間進行的調查顯示 ,原來很多美國人在政府的spin doctors 發功下把一些基本事實都搞錯了。比如說,有48% 的人錯誤以為已經找到證據證實伊拉克與恐怖組織《阿蓋達》有關連。我們知道,基本事實是人們作出判斷的基礎。在伊拉克戰爭這一問題上,調查的統計就顯示,將這些事實搞錯愈多的受訪者,便愈傾向支持美軍出兵。

美國人是怎樣把這些基本事實搞錯的呢?原來與他們所收看的新聞來源有極大關係。調查問了受訪者三個基本事實的問題。商業媒體霍士電視台的觀眾,能答對全部三條問題的,只有 20%;而公共廣播系統 PBS/NPR觀眾聽眾,能答對全部三條問題的,則有 77%之多,足足高了三倍多,亦都高過所有其他商業媒體觀眾聽眾的成績。(更多數據見此

傳媒能影響民意,民意影響政府政策。而政府政策影響巨大,偶一不慎就會闖出大禍來。在香港如 SARS的處理,在美國如戰爭的發動。小能令社會不寧、大能奪人性命,甚至千萬人頭落地。新聞自由,是絕對嚴肅的課題,不容玩火!

2008年2月26日星期二

美國的公共廣播

【原發表於「香港電台第一台」「公民社會」「天地博客」(2008 年 2 月 26 日 3:20 pm)。接此收聽

提起公共廣播,大家可能都會想起英國的 BBC。但考考大家,各位是否知道在美國的公共廣播服務,是由誰提供?

你可能會猜想,一定是「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 罷?答案是:錯. 美國之音並不是公共廣播機構。查實,美國之音的使命是對外宣傳美國國策,是宣傳機構。美國人有長久的民主傳統,他們深明官方宣傳機構與民主的理念是互相有衝突的,故此早在1948年的已經立法禁止《美國之音》對美國國民進行廣播。換言之,美國之音,只能對國外廣播,但不能在美國國內廣播。

相對來說,在香港現在還時不時聽到有人倡議香港應該有一個為官方宣傳政策的傳媒機構,還挖空心思想要香港電台就範,去做這一種官方宣傳的角色。每次我都概嘆這些人的思想何其落伍!

話說回頭,既然美國之音不是公共廣播機構,哪麼到底在美國是否有公共廣播機構呢?答案是「有」的,而且不只一間。粗略來說,美國的公共廣播系統是分成電台廣播的 NPR National Public Radio,和電視廣播的 PBS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NPR 和 PBS這兩個名字在美國,有點像 BBC在英國或 RTHK在香港,都是家傳戶曉兼且備受尊重的品牌。

大家可能都曾看過兒童電視節目芝麻街,它就是 PBS的出品。

2008年2月25日星期一

關鍵是宏揚公共廣播的能力與往績

【原發表於「香港電台第一台」「公民社會」「天地博客」(2008 年 2 月 25 日 3:20 pm)。接此收聽

香港政府上星期三(2月 20日)重新刊登廣告,招聘廣播處長職位。更放寬招聘條件中對大學學位的要求,應徵者只要具廣播界或傳媒界十五年經驗便可應徵。

這一個決定,立即引起社會人士議論紛紛。質疑有關做法是否為某些人度身訂造;所謂降低門檻,會否其實是為個別人士掃除障礙?「撐港台運動」亦發表聲明,要求政府解釋。

其中很多人評論的一點,是沒有大學學位的人是否能勝任廣播處長一職。民主黨的張文光甚至說政府的做法是對港台的侮辱。

突然降低門檻的做法,的確是很可疑的。但是大家要提防曾蔭權政府用聲東擊西之計。也許,眾多關心公共廣播的朋友,對傳媒放風的某位人選,並不完全感到滿意。但又礙於不方便直接評論這位人選,唯有借「是否有大學學位」這一點來做評論。他們關心香港新聞自由的出發點,也許是良好的,但就給我有點「誤中副車」的感覺。香港有很多沒有大學學位的精英,他們不知會否覺得被冒犯了?

我認為,要選廣播處長,真正的關鍵有二點:首先是這位人士應該有宏揚公共廣播的信念、決心、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往績。其次是這位人士,應該在市民和港台員工的心目中有一定的威望。若沒有這兩項條件,則縱使人選擁有博士學位又有何用?

前車可鑑。 2007年的「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其中不乏傳媒界的資深老前輩,但偏無一人有公共廣播的經驗。結果,委員會的報告激起一場社會風波,到七一遊行時有萬人揮動撐港台的旗幟。曾蔭權政府,是否有吸收到教訓?

2008年2月21日星期四

港台正在被陰乾 自由萎縮人心寒

【原載於香港經濟日報(2008 年 2 月 20 日)。本版本為 2.2 修訂版,與原來《香港經濟日報》上的附印版略有不同,敬請留意。】

曾蔭權政府,行事作風,與董建華政府大大不同。但在處理香港電台的前途這一問題上,曾蔭權卻跟足董建華,一於「慢慢來」。何解?蓋曾蔭權心知倘若明殺港台,民意反彈一定會甚大。最佳策略,正是玩「陰乾」。你港台的 BBC 公共廣播傳統也好,編輯自主文化也好,隨著不斷的「政治性騷擾」,原有的精英逐漸離去,新的人材不敢進來。慢慢地,縱使招牌上仍然掛著 RTHK 四個大字,港台也會慢慢地變質,變成不是港人所珍惜的那個諍言的,不偏不倚的香港電台。曾蔭權「兵不血刃」,will get his job done!

你我成為受害者

問題是,在這一「陰乾」策略下,誰是受害者?正是每一無得揀(特首)因此並不是老闆的,但是要納稅、要守法、要承受政府各種或好或壞的政策的後果的你與我!

香港號稱國際大都會,亞洲金融中心。但政治制度卻畸形、落伍。民主制度遲遲難產,自港人於 1982 發出「民主回歸」訴求以來,「回歸」是有了,「民主」卻沒來!港人爭取民主、普選多年,但據說要到 2020年即 38 年後才「有機會」實現。相比之下,「一國兩制,收回主權」這前所未有的一超大型社會實驗,只用了 13 年就上馬 (1984-1997) ,不必遁序、不必漸進,一步到位。可見有關人士不是怕變,是怕對危害到他的既得利益的變!

溫水煮蛙

沒有民主,則自由更見重要。但今天的香港有新聞自由嗎?也許不能說是沒有,但很明顯地,香港的新聞自由正在不斷萎縮中。溫水煮蛙,令人心寒。

事例一:2004 年,商業電台正與政府商議續牌一事。巧合地,收聽率極高,以罵政府出名的節目——即是由人稱「十點前的特首」的「鄭大班」主持的《風波裡的茶杯》——卻先後發生「封咪」和「炒大班」事件。當時商台主席何驥在商台員工大會上表示會捍衛言論自由。但鄭經翰(2007年6月)事後的解釋是,「我真係感受到商台當時的壓力,成億都唔賺的壓力。如果我從這個角度看,商台之前給我八、九年的自由,已經很好了﹗」

事例二:1998 年,在台灣的李登輝提出兩國論,台灣駐香港代表鄭安國在香港電台參加討論,解釋兩國論。這原是新聞媒體一個非常正常的活動。香港人可以不同意李登輝,但總應該容許他把觀點講出來吧。這正正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卻不是某些保守派人士的價值。連特首和政府發言人也不避嫌,批評鄭安國不應發表和身份不相符的言論。結果,在一片反智的喧鬧聲中,港台的掌舵人張敏儀被調離港台。當時香港政府的解釋是正常調動。但五年後(2004年2月)張敏儀親口證實當時的確是由於政治壓力而調離香港電台的。

如前所述,證據確鑿,香港政府行政部門一而再地利用權力干涉新聞自由。現時曾蔭權政府對香港電台的各種大小動作,祇不過是同一病症的重覆病發而矣。

行動起來撐港台

香港人若珍惜我們的核心價值,不想我們的新聞自由逐漸消失,不想我們的下一代活在一個沒有新聞自由的、非理性的、反智的社會,便應立即行動起來,撐港台!遣責政府不可用「陰乾」的策略,要求政府立即給正在公共廣播的香港電台一個明確的明天。自由在你手,大家要珍惜!

2008年2月19日星期二

寬容

【本版本為 2.0 修訂版。】

藝人侵權裸照一案,有幾個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第一,瀏覽、下載、和儲存這些照片並不犯法。但是否合符道德呢?(筆者自身對此作了深刻的反省,詳見本人於《香港經濟日報》 2月 14日的《偷窺裸照侵私隱 我錯了》)。

第二,「網友是否朋友?」這一問題,忽然好像變成一個無比重要的問題。但是,把受害者極其隱私的性生活照片,傳給朋友。是否符合厚道的精神?如受害者是自己的至親,大家也會這樣做嗎?

第三,幾個成年人關在房間內拍的性生活照片,原來並不打算給大家看的。如果不是被偷以致流了出來,對社會是沒有影響的。為什麼會是「淫」照?

第四,除非陳冠希故意把照片流出,否則,為什麼網民要求警方「緝拿」他。是否他的性態度觸犯了某條香港法例?還是大家鄙視他的性態度。無論如何要他受羞辱來發洩?

第五,也許有人私生活並不檢點,但大家是否就可以肆意蹂躪他們的隱私權?又或者以他們的隱私權作「炮灰」去尋求其他的社會公義?(如「踢爆虛偽」之類?)

第六,以前人們會認為:妓女營生時被強姦,是活該;小偷被警察抓著然後被虐打,甚至被「砌生豬肉」,是罪有應得;國家遭入侵,為報國人的血海深仇,侵略者的士兵投降後被肆意虐殺,是應份。我們的社會對人權的水平是否退化回到這一地步?

最後,想講一個在網上聽來的故事,這故事在我的美國朋友圈子中頗為被受落,但不知香港人聽了會覺得怎樣?供大家思考一下。某婦人得病要食西藥,但藥有毒性,故藥物的包裝上寫明必須把藥物妥善收藏,避免被兒童把玩以致誤吞。婦人的丈夫亦格外小心,多次提醒妻子要把藥物藏好。妻子唯唯諾諾,但也大致做到。但有一天心神晃忽之際,果然把藥物隨手放在餐桌上。又果然不幸地真的被她的孩子弄到手中然後大量吞下,結果孩子送院不治。妻子悲痛莫明,既傷失子之痛,亦內疚非常,因為客觀上確是她的疏忽導致了這次意外。丈夫趕到醫院,他有充份的理由責備妻子,因他已三番四次提醒妻子不要把藥物隨處亂放。但你猜他趕到醫院時怎樣做?

他把妻子輕輕的擁在懷中,然後只說了三個字:”I love you” ,然後兩人一起痛哭 …

2008年2月16日星期六

轉載:網上聯署:不再侵犯私隱

轉載:網上聯署:不再侵犯私隱、停止道德審判

新婦女協進會發起了一個網上聯署呢!

各位關心藝人裸照事件的朋友
  近期藝人裸照事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有關照片原屬極
度私隱,卻遭人不斷轉載,一再侵犯涉事者的私隱,造成多重傷害。

  此外,社會大眾對涉事藝人的性生活亦作出諸多主觀的道德譴責,當中對女藝人尤甚。不少人以自己的道德標準去審判涉事者私下對性生活的選擇,否定個人在性生活上有選擇權,對廣大女性的性行為亦造成強加規範的輿論壓力。

因此,我們呼籲:

1. 各網民及傳媒停止張貼、連結或轉載有關事件的照片。
2. 各界人士停止對涉事藝人作道德審判,維護每個人在性生活上的選擇權。

發起團體:

新婦女協進會

2008年2月15日

歡迎個人及團體聯署!
簽署聯署︰http://www.PetitionOnline.com/hkaaf321/petition.html

2008年1月15日星期二

俗世清流:談美國的公共廣播

【原載於香港《傳媒透視》(2008 年 1 月 )】


《香港電台》今日風波不斷,政府的司辯士(spin doctors)屢屢拋出煙霧,說是因管理不善、行政紊亂。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真正的原因是部份保守派(如徐四民及王紹爾等)人士不喜歡《港台》,務求除之而後快。2007 3月,政府委任的《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發表報告[1],理不直、氣不壯地提出要「另起爐灶」,重新成立一個新的《香港公共廣播公司》。殺台心切,也顧不上報告前後的一致性。委員會先說它不談港台去留問題,卻指明港台不應過渡成為新的《香港公共廣播公司》。其前後矛盾之明顯,令公眾側目[2]

面對連番的針對、打壓,《香港電台》前途未卜,風雨漂搖。

這看似是一時一地的獨立事件。其實,在太平洋的彼岸,美國的公共廣播系統近年何嘗不是備受保受派人士和布殊政府的連番打壓?

美國的公共廣播系統

在很多國家,公共廣播服務主要由一個單一版塊的機構提供,如在英國有《英國廣播公司》(BBC)、在日本有《日本放送協會》(NHK)等。在美國的情況有點不同,美國的公共廣播系統的架構,很有聯邦制的味道。在全國不同城市或地區,有其各自的本地公共廣播電台、電視台。如紐約地區的 WNYC(電台)、WNET(電視台),波士頓地區的 WGBH(電視台兼電台)等。在全國性的層面上,這些地區電台、電視台會互相結盟而組成全國性的公共廣播網絡性組織。電台方面的主要網絡性組織是 NPRNational Public Radio),電視台方面的主要網絡性組織是 PBS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NPR PBS這兩個名字在美國,有點像 BBC在英國或 RTHK在香港,都是家傳戶曉兼且備受尊重的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陸同胞和香港人熟悉的《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 / VOA)並不屬於美國的公共廣播系統的一部份。《美國之音》的使命是對外宣傳美國國策。為保障美國國民不會受到官方宣傳,1948年的 Smith-Mundt Act (Section 501) 明文禁止《美國之音》對美國國民進行廣播[3]

財務來源多元化

美國的公共廣播系統的另一特點,是財政來源多元化,而不是單靠聯邦政府撥款。各種財源如聽眾捐款、商業贊助(corporate underwriting)、州政府撥款等都是各地公共電台電視台的重要經費來源。話雖如此,聯邦撥款總是預算中的一個重要部份。

公信力第一

2005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百份之四十一的美國人認為 PBS是最可信賴的新聞及公共事務節目提供者,超過其他廣播網絡[4]2003年的另一項調查則發現,百份之九十的受訪者認為 PBS提供了高質素的節目;百份之六十一的受訪者則認為 NPR提供了高質素的節目。另外,百份之八十的受訪者認為 PBS的節目公正而且均衡;百份之五十五的受訪者則認為 NPR的節目公正而且均衡。[5]

俗世清流

公共廣播的一個重要價值,是它能豐富了媒體的生態,使其更加多元化。而且公共廣播台傳統上比較不受商業利益和政治壓力所左右,往往是俗世中的一股清流。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發生在2003 年布殊政府向國民「推銷」伊拉克戰爭的前後。話說 2001 9/11 恐怖份子施襲之後,美國國內廉價愛國主義汜濫,各個商業媒體害怕被人視為不夠愛國,因而自我審查,不敢質疑政府的政策,結果間接地當了布殊政府的幫兇,促成了一場不必要而無辜害死近九萬平民的人禍。[6]

美國人的民意是怎樣形成的呢?據《馬利蘭州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2003 1 月至 9 月間)[7],很多美國人把一些基本事實搞錯了。48% 的人錯誤以為已經找到證據證實伊拉克與恐怖組織《阿蓋達》有關連;25% 的人錯誤以為在伊拉克已經找到大殺傷力武器; 22% 的人以為世界輿論支持美軍出兵伊拉克。基本事實是人們作出判斷的基礎。統計顯示,將這三項事實搞錯愈多的受訪者,便愈傾向支持美軍出兵。三項都搞錯的,有 86% 支持出兵;兩項搞錯的 73%;一項搞錯的 53%;而全部事實掌握正確的,則只有 23% 支持出兵。

美國人是怎樣把這些基本事實搞錯的呢?原來與他們所收看的新聞來源有極大關係。收看收聽公共廣播 (PBS/NPR) 的大多能掌握正確事實;而收看其他商業媒體的,包括《霍士》 FOX)與《哥倫比亞》 CBS)等則較少能掌握正確事實。(見表)


FOX

CBS

ABC

NBC

CNN

印刷媒體

PBS/NPR

三項全對

20%

30%

39%

45%

45%

53%

77%

錯一項或以上

80%

71%

61%

55%

55%

47%

23%

很多人也許會覺得,新聞自由、媒體報導的客觀與公正等,這些看來是抽象而不切身的概念。但是從以上的例子可見,這些概念,縱然抽象,卻又絕對重要。傳媒能影響民意,民意影響政府政策,而政府政策影響巨大,偶一不慎就會闖出大禍來。在香港如 SARS的處理,在美國如戰爭的發動。小能令社會不寧、大能奪人性命,千萬人頭落地。新聞自由,是絕對嚴肅的課題,不容玩火!

受到保守派及布殊政府的連番打壓

清流與當權者往往是不相容的。現代民主社會的核心價值是有限權力、互相制衡,而當權者和保守派卻貪求行政主導,不喜歡受監察。在美國,公共廣播系統堅持作客觀及有深度的新聞報導,而保守派及布殊政府就對公共廣播系統大不以為然。最近三年(2005-2007),在每一年編制聯邦預算的時候,或由共和黨國會議員在撥款委員會裡出面,或由布殊政權親自出手寫進預算案初稿,保守派及布殊政府都曾嘗試赤裸裸地大幅削減對公共廣播的聯邦撥款,幅度高達 25% 之鉅。[8],[9],[10] 部份保守派人士甚至揚言最終目標是完全取消對公共廣播的聯邦撥款。可幸的是美國民眾,每次都作出了強烈反對,結果是人們連續三年都成功將這些打壓行動擊退,國會最終都把撥款額度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似曾相識、但又何其不同

看到美國的和香港的公共廣播與保守派的磨擦,處境不同,卻又仿佛相似。似曾相識、但又何其不同。美國是民主社會,而香港不是。在美國,保守派人士和布殊政府近年多番打壓公共廣播,但公共廣播在民意的強力支撐下都由國會把這些打壓行動頂住了。在沒有民主的香港,雖有民意的支持,正在公共廣播的《香港電台》能頂住保守派的打壓嗎?



[4] NEW NATIONAL ROPER POLL RANKS PBS AS LEADER IN PUBLIC TRUST, PBS Press Release, Feb 16, 2005 (http://www.pbs.org/aboutpbs/news/20050216_roperpoll.html )

[5] Public perceptions of public broadcasting, surveys by the Tarrance Group and Lake Snell Perry & Associates, in Appendix 2, OPEN TO THE PUBLIC – A REPORT TO CONGRESS BY THE CORPORATION FOR PUBLIC BROADCASTING ON THE STEPS TAKEN IN RESPONSE TO SECTION 19 OF THE PUBLIC TELECOMMUNICATIONS ACT OF 1992 FOR THE PERIOD JAN 1, 2003 TO DEC. 31, 2003, Corporation of Public Broadcasting, 2003 (http://www.cpb.org/aboutcpb/reports/objectivity/03objbalance.pdf )

[6] 平民死亡人數的估計來自 http://www.iraqbodycount.org/

[7] MISPERCEPTION, THE MEDIA, AND THE IRAQ WAR, Steven Kull et al.,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nd Knowledge Networks, Oct 2, 2003 ( http://www.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articles/international_security_bt/102.php?nid=&id=&pnt=102&lb=brusc )

[8] CONGRESS LOOKS TO CUT FUNDING FOR PUBLIC BROADCASTING, NPR News Report, June 10, 2005 ( 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4698411 )

[9] BUSH SEEKS TO SLASH PUBLIC BROADCAST FUNDS, News Reports from CommonDreams.org, Feb, 7, 2006 ( http://www.commondreams.org/headlines06/0207-04.htm )

[10] BUSH PROPOSES STEEP CUT TO PBS FUNDING, News Report from freepress.net, Feb 4, 2007, ( http://freepress.net/news/208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