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8日星期五
「疑似殺港台」報告書一週年:政府應釋出善意
不經不覺,本月 3 月 28 日,就是「疑似殺港台」報告書發表一週年之日。
「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去年發表的這份報告書,對香港的公共廣播有甚麼貢獻呢?有!就是因為這份報告書,激起了香港電台員工上下一心,以「正在公共廣播」為口號,勢保港台;也激起了民間「撐港台運動」的成立,申明他們「挺公共廣播、撐香港電台、爭言論自由、反另立假貨!」的訴求。
這份報告書,對香港政府有甚麼貢獻呢?有!海內外的關注新聞自由的組織,如「國際記者聯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香港記者協會等組織,接連發表公開信給曾蔭權政府,提醒他們公共廣播、香港電台和新聞自由對香港的重要性。香港政府大概免費得到了不少溫習的機會,重讀了一點「現代社會管治 101 」等基本原理罷!
到了 2007 年 7 月 1 日,在港島,有萬人揮動「撐港台、撐普選」的三角小旗(見圖)。香港人知道,除了民主是要靠自已爭取,公共廣播和新聞自由也是要靠自已爭取的。這可以說是很好的一課公民教育。比起每天在電視台播國歌讓大家肅立(或趁機上洗手間),效用更為顯著呢!
話說回來,如今這個政府與香港電台暨香港民間之間劍拔弩張的亂局,應該如何收拾呢?讓我們試試從歷史中找答案吧?
曾幾何時,香港有一個特首叫做董建華,他的民望節節下降,而數據被香港大學的民意調查中心量度了出來。他的陣營,不去追本溯源,了解民望低企的原因,卻派「路公公」去密晤鄭耀宗(鄭是港大校長,民調中心主任鍾庭耀的上司),要求民調中心如此如此,否則「陰乾」云云。從此,「陰乾」一詞成了香港社會上的一個新詞彙,它形象地反映了有權有勢的人,是可以怎樣無聲無色地欺壓他人。而有關人士在這件事件中對民調結果「掩耳盜鈴」,其想法之幼稚,其策略之可笑,實在罕見。而將來的歷史書上也自然不會少了關於他們的一頁。
董建華的接班人曾蔭權就強多了。他看起來此董建華更加明白現代社會的管治原理。相信他不會以「掩耳盜鈴」來看待新聞輿論對政府的批評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曾蔭權應該會有這樣的修養吧?可是,香港人總是覺得曾蔭權政府是在「陰乾」香港電台呀!那不是把曾蔭權比作董建華了嗎?
依小弟愚見,如果曾蔭權想糾正香港人的誤解,不如就在這份報告書發表週年之際,釋出善意,推出以下三項政策。
1. 公開宣布否決接納報告書中「疑似殺港台」的部份,包括惡名昭著的第 96段(「委員會認為把港台轉變成為公共廣播機構並非良策。」)。
2. 委任一個真正能令香港電台上下和香港市民信服的人士出任廣播處長。這位人士,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也不用放寬聘用條件。就只看政府有沒有胸襟而矣。
3. 政府實行了上述第一點,則該報告書的爭議性即時大減。實行了第二點,則港台和民間對政府的疑心也會即時大減。這樣,大家就可以平心靜氣地討論報告書中餘下對公共廣播的建議,為香港建立一個真正獨立的公共廣播機構。(相信沒有人會認為香港應該學北朝鮮搞「官方喉舌」吧!)
又曾幾何時,香港還有一個李國章暨羅范椒芬對教育界的故事,它說明了香港雖然並沒有民主,但並不就見得政府可以事事「霸王硬上弓」的。而且,逆民意行事的巨人哥利亞,還會被小不點的大衛所扳倒呢。政府與其施打壓、惹猜忌、增敵對,倒不如釋出善意,讓大家都可以休養生息,積極地共建美好的香港。曾蔭權是個聰明人,想信他會明白這個道理吧!
(鳴謝 Mr. Gary Pollard 提供照片 Photo copyrighted by Mr. Gary Pollard in 2007)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