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5日星期六

十九世紀的沙龍在今天

我的性格好交朋友,也算是在各行各業都認識了一些人。但我比較不喜歡風花雪月、嘻嘻哈哈的淺交。偶一為之雖然無妨;但過多的話,我就會「潛水」(婉拒謝絕)或「閃人」(托詞離開)。其實,與人相處時,我更感興趣的,是從與不同的人的對話中吸收新概念、新知識。

十九世紀的歐洲知識分子,有一個辦「沙龍」(Salon) 的傳統。文人、雅士、藝術家、政治家等,會不時聚首一堂,或分享文化、藝術、科學成就的心得,或月旦時事。既優雅,又有用,一直是筆者仰慕的傳統。

筆者朋友圈中,雖不時有飯局、聚會、行山等活動,但都是聯誼、社交的性質。聚會時很少會認真的去討論一些話題。另一方面,在大學裡雖不時有學術研討會,絕對認真,但內容都是分科分類的,非常的專業。隔行如隔山,知識分子之間有一條又一條的鴻溝,難以通過研討會來跨越。此方說,搞社科研究的,很少會出席工程學院的研討會;搞工程的,又很少會去音樂系的座談會。更何況,不少有趣的話題,根本不會成為大學裡的科目或研究領域。

筆者在大學當研究生時,真的試過辦過一些類似沙龍的活動。是在系裡組織研究生們辦一些不是純粹學術性的座談會,比如請已畢業的校友分享工作心得,或請系裡的老師講講他們當年做研究生時的趣事,或一起觀賞英語經典處境喜劇兼學英語等。也曾熱鬧過一陣子。但是,在系裡辦這些活動,先天注定來者都是同系的。距離十九世紀的沙龍裡那種跨學科的人文精神,還是差了一截。後來筆者離開校園,也就沒有再辦了。

另外一些比較接近十九世紀沙龍精神的活動,是在香港大學的舍堂(明原堂宿舍)裡的 High Table Dinner (高桌晚宴)或中大新亞書院的雙週會。筆者就曾在這些場合,見過當年還未當財政司司長的梁錦松(時為 1988 年),去過南極的李樂詩,攀登過珠峰的鐘建民,還有作家阿濃等,真是各自各精彩。但這些活動是強制出席的。同學們被強制出席,可能心裡滿不是味兒。他們未必知道,他們是身在褔中不知褔啊!而且,這些活動又偏向大型,多只是單向的演講多於雙向交流。還不是筆者心目中的沙龍。

我在香港時,有時也真的想過在自己家裡辦沙龍,奈何家中蝸居淺窄,又偏處新界。更因香港無此傳統,不知如何開口邀請。也只有作罷。

最近筆者因社區的工作需要,而在嘗試 GotoMeeting.com 等網上會議的服務,忽然醒覺原來可以用網上會議服務來辦網上沙龍,並真的試辦了一次。效果也真不錯呢!唯一美中不足的,就不過是不能把酒碰杯罷了!

第一次的網上沙龍以熱門玩意 facebook 為題。以 tutorial 的形式向我的朋友簡介在 facebook 中主要的活動是甚麼;哪些facebook 中的features (applications) 其實不甚重要,可以忽略;另外在用 facebook 時有些個人私隱的考慮需要注意的,我也簡介了一些。當日我用的 Powerpoint Slides 可在此下載 (PPT | PDF) 。

互聯網,真是愈用愈有用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