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1日星期四

港台正在被陰乾 自由萎縮人心寒

【原載於香港經濟日報(2008 年 2 月 20 日)。本版本為 2.2 修訂版,與原來《香港經濟日報》上的附印版略有不同,敬請留意。】

曾蔭權政府,行事作風,與董建華政府大大不同。但在處理香港電台的前途這一問題上,曾蔭權卻跟足董建華,一於「慢慢來」。何解?蓋曾蔭權心知倘若明殺港台,民意反彈一定會甚大。最佳策略,正是玩「陰乾」。你港台的 BBC 公共廣播傳統也好,編輯自主文化也好,隨著不斷的「政治性騷擾」,原有的精英逐漸離去,新的人材不敢進來。慢慢地,縱使招牌上仍然掛著 RTHK 四個大字,港台也會慢慢地變質,變成不是港人所珍惜的那個諍言的,不偏不倚的香港電台。曾蔭權「兵不血刃」,will get his job done!

你我成為受害者

問題是,在這一「陰乾」策略下,誰是受害者?正是每一無得揀(特首)因此並不是老闆的,但是要納稅、要守法、要承受政府各種或好或壞的政策的後果的你與我!

香港號稱國際大都會,亞洲金融中心。但政治制度卻畸形、落伍。民主制度遲遲難產,自港人於 1982 發出「民主回歸」訴求以來,「回歸」是有了,「民主」卻沒來!港人爭取民主、普選多年,但據說要到 2020年即 38 年後才「有機會」實現。相比之下,「一國兩制,收回主權」這前所未有的一超大型社會實驗,只用了 13 年就上馬 (1984-1997) ,不必遁序、不必漸進,一步到位。可見有關人士不是怕變,是怕對危害到他的既得利益的變!

溫水煮蛙

沒有民主,則自由更見重要。但今天的香港有新聞自由嗎?也許不能說是沒有,但很明顯地,香港的新聞自由正在不斷萎縮中。溫水煮蛙,令人心寒。

事例一:2004 年,商業電台正與政府商議續牌一事。巧合地,收聽率極高,以罵政府出名的節目——即是由人稱「十點前的特首」的「鄭大班」主持的《風波裡的茶杯》——卻先後發生「封咪」和「炒大班」事件。當時商台主席何驥在商台員工大會上表示會捍衛言論自由。但鄭經翰(2007年6月)事後的解釋是,「我真係感受到商台當時的壓力,成億都唔賺的壓力。如果我從這個角度看,商台之前給我八、九年的自由,已經很好了﹗」

事例二:1998 年,在台灣的李登輝提出兩國論,台灣駐香港代表鄭安國在香港電台參加討論,解釋兩國論。這原是新聞媒體一個非常正常的活動。香港人可以不同意李登輝,但總應該容許他把觀點講出來吧。這正正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卻不是某些保守派人士的價值。連特首和政府發言人也不避嫌,批評鄭安國不應發表和身份不相符的言論。結果,在一片反智的喧鬧聲中,港台的掌舵人張敏儀被調離港台。當時香港政府的解釋是正常調動。但五年後(2004年2月)張敏儀親口證實當時的確是由於政治壓力而調離香港電台的。

如前所述,證據確鑿,香港政府行政部門一而再地利用權力干涉新聞自由。現時曾蔭權政府對香港電台的各種大小動作,祇不過是同一病症的重覆病發而矣。

行動起來撐港台

香港人若珍惜我們的核心價值,不想我們的新聞自由逐漸消失,不想我們的下一代活在一個沒有新聞自由的、非理性的、反智的社會,便應立即行動起來,撐港台!遣責政府不可用「陰乾」的策略,要求政府立即給正在公共廣播的香港電台一個明確的明天。自由在你手,大家要珍惜!

1 則留言:

Oldfield 說...

陰乾這一招厲害之處恐怕就是很難防避

慢慢來, 你說是在陰乾, 他可以不認, 我們又可以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