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們所知的紐約市(指其城市定界而言),其實也是經過當時(1894年,我清光緒年間)有關地區人民公投確認的.
以下為 Wikipedia 對該段歷史的描述.
http://bit.ly/5Rs5Np
公投倡議書(原刊於紐約時報 Oct 16, 1894)
http://bit.ly/4Dcldn
公投結果(原刊於紐約時報 Dec 15, 1894)
http://bit.ly/7f7CWS
人民作為持份者(stakeholders),自己决定影響自己的政策,有何問題?
紐約居民 116 年前已經可以公投决定自己的命運; 今天的香港,肯定比當時的紐約更先進,市民的教育程度更高,資訊更加流通。香港人將會有機會進行變相公投了,您會珍惜這個機會嗎?
2010年1月23日星期六
2010年1月4日星期一
言論自由、香港特色;細心保護、人人有責
就
「香港電台:履行公共廣播機構的新使命」公眾「諮詢」文件
的
意見書
「香港電台:履行公共廣播機構的新使命」公眾「諮詢」文件
的
意見書
── 李銳華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國內大城市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面對眾多的競爭對手,香港怎樣才能保持自己的地位,不致淪為一個二等城市?我認為,首要的,是要認清並保護香港的特色和優勢。
而香港的特色和優勢,正是香港的社會文化和人們的思想習慣──自由,人權,法治,公民意識,公德心,廉潔奉公,專業精神等。
鄧小平說過:「共產黨是駡不倒的!」但是,中國的領導人言行並不一致,事實上,共產黨是不許人駡的。明證之一,就是主張温和改革的劉曉波,也落得一個十一年的牢獄之災。香港是不是也要變成這樣?
在中國,資訊的自由流通,被政府視之為洪水猛獸,必須嚴加控制。中國政府花了很大的氣力,建立中國的互聨網防火萬里長城,網民要瀏覽境外的網站,即使不是甚麼對中國有敵意的機構,而只是主流媒體如BBC、香港明報、香港電台、甚至只是Web 2.0 的群眾「聚腳地」如 facebook , Twitter, YouTube,網民也要先看了長官的意志,得了防火長城的批准,才有可能如願。香港是不是也要變成這樣?
國內的新聞言論自由,嚴重滯後於香港和世界先進社會的水平。先且不說政府對新聞出版事業管得死死的;用公帑經營的,更只是「官方喉舌」,並不敢對政府和長官們有甚麼批評或監察。香港是不是也要變成這樣?
對於上述三個問題,香港政府的行政機關「曾班子」的官員們,一定會給予否定的答案。但是,「聽其言,觀其行」。曾班子的實際行動,郤似乎是在向社會發出訊號,要香港的言論新聞資訊自由,向着中國內地的低水平進發。用流行的潮語來說,就是「降呢」!
曾班子對香港電台前途的處理方法,正是最好的例子。世界潮流,公共廣播都是由法定的獨立的公共廣播機構提供的(在美國,更加有法律明文禁止行政部門轄下的「美國之音」對美國國民進行廣播。)。在香港,香港電台長期存在身份的困擾。結果,曾班子有膽量提出要檢討香港電台的前途,郤無勇氣為之下一個公正的結論。最後的結論似乎是「打回原型,一切不變;再送一刀,放君面前」。(刀者,是指建議中的「顧問委員會」)。
連原本答應了會進行的公眾諮詢,也只落得一個似乎已經先有了結論的「公眾諮詢」。筆者不知這次曾班子到底有多大誠意聆聽公眾的意見,無論如何,僅提供以下意見作為回應:
- (就第 2.7 段的回應)香港公共廣播機構的公共目的,應包括「以不偏不倚的專業新聞角度,監察社會上有權有勢的不同力量,包括政府裡的行政、立法、司法三個機關和社會上的政黨、大商家和大財團等。」
- (就第 1.3 段的回應)如上所述,香港的公共廣播機構的監察對象,也包括了香港政府之中的行政機關。所以,機構不應聽令於行政機關,更加不應是行政機關下的一個政府部門。
- (就第 1.3 段的回應)香港電台雖然目前是一個政府部門,但長期以來秉承了西方資本主義民主國家(尤其是英國 BBC )的公共廣播傳統,加上得一紙架構協議的微弱保護,勉強算是一個文化上(而不是財政上,也不是制度上)的公共廣播機構。公信力高,節目得到香港市民欣賞和信任。故此,香港將來的法定獨立公共廣播機構,最適宜由香港電台轉型而成。
- (就第 3.16 段的回應)筆者認為建議中的顧問委員會的,其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其客觀效果是會提供了方便,讓行政機關得以干預公共廣播機構的新聞編輯自主,這將會有損於社會公益。筆者反對成立。
- (就第 4.5 段的回應)如前所述,香港的公共廣播機構的監察對象,也包括了香港政府之中的行政機關。因此,兩者之間應該有一道防火牆,而不是一扇紙門窗。建議中的約章,威信不高,效力微弱。筆者建議,公共廣播機構必須嚴肅地立法成立,機構在運作上不單有獨立穩定的財政來源,也要向一個以民主方式產生的(而非由行政長官委任的)董事會負責,以體現對公眾的問責。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
曾班子中的上下政府官員,本身也是「飲著香港水」長大的。理應深明內地與香港的文化差異,也應能尊重香港特色和優勢之所在。住前看,香港要成為中國的一個開明開放的先進城市,還是要成為一個落後封閉的二等城市?希望他們能謹慎選擇。
── 完 ──
意見書提交人:李銳華
提交日期:2010 年 1 月 4 日
訂閱:
文章 (Atom)